
"糠菜半年糧"是一個描述舊社會貧困生活的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指一年中有半年時間隻能以糠(谷物外殼)和野菜代替糧食充饑,形容勞動人民在舊社會極度貧困的生活狀态。
隨着社會發展,該成語多用于回顧曆史或警示貧困問題,例如:“中國農民的糠菜半年糧生活已不複存在”(例句)。
成語中的“糠菜”指代粗劣食物,反映了舊社會糧食短缺的普遍現象。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拓展用法,可參考相關文學著作或成語詞典。
《糠菜半年糧》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日常生活節儉,精打細算的處世态度。意味着能夠合理利用有限的資源,将一份糧食食用得延長時間,善于節約并善于創造價值。
《糠菜半年糧》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
糠(kāng) - 禾部 (hé bù), 10畫
菜(cài) - 艹部 (cǎo bù), 11畫
半(bàn) - 十部 (shí bù), 5畫
年(nián) - 幹部 (gān bù), 6畫
糧(liáng) - 米部 (mǐ bù), 11畫
《糠菜半年糧》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民間,是普通百姓在極度貧困的環境下,用糠和菜來維持生活的經驗總結。繁體字為《糠菜半年糧》。
在古代,對《糠菜半年糧》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例如,糠可以寫作穅,菜可以寫作白菜或草,半可以寫作畔,年可以寫作黾,糧可以寫作糧。
1. 他家境貧寒,但他懂得《糠菜半年糧》,從不浪費任何資源。
2.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節約是一種美德,學會《糠菜半年糧》才能生活得更好。
1. 節約:以節省為目的行動。
2. 精打細算:形容做事情非常認真仔細,不浪費任何資源。
3. 合理利用:以合適的方式使用資源。
1. 善財奉獻
2. 儉以養蜂
3. 真金不怕火煉
1. 揮霍浪費
2. 鋪張浪費
3. 財大氣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