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北鬥七星的第六星。《文選·張衡<思玄賦>》:“據開陽而頫眡兮,臨舊鄉之暗藹。” 李善 注引《春秋運鬥樞》:“北鬥七星,第六開陽也。”
(2). 東漢 時 洛陽 城門名。 漢 應劭 《漢官儀》卷上:“ 開陽門 始成,未有名。夜有一柱來止樓上。 瑯邪 開陽縣 上言:縣南城門一柱飛去。 光武皇帝 使來識,視之良是,遂堅縛之,因刻記其年月,以名門焉。” 晉 潘嶽 《懷舊賦》:“啟 開陽 而朝邁,濟清 洛 以徑渡。” 南朝 梁簡文帝 《招真館碑》:“ 開陽 木飛,材選海檀。”
“開陽”一詞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結合不同語境可作具體解釋:
天文學含義(北鬥七星第六星)
開陽是北鬥七星中的第六顆星,位于大熊座,國際天文名稱為“Mizar”(大熊座ζ星)。古代文獻如《文選·張衡<思玄賦>》記載“據開陽而頫眡兮”,李善注引《春秋運鬥樞》明确其為北鬥第六星。現代觀測表明,開陽實際是一個雙星系統,伴星為“大熊座80號星”,兩者距離約78光年。
曆史地理名稱(東漢洛陽城門)
東漢時期洛陽城十二城門之一名為“開陽門”,據《漢官儀》記載,其命名與山東琅琊開陽縣的傳說相關,城門建成時曾有柱子飛來的神話故事。
成語引申義(天氣或心情明朗)
作為形容詞使用時,“開陽”形容天氣放晴、陽光明媚,亦可比喻心情開朗。此用法源自《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秦始皇東巡時感歎崤函地區“開陽之地”的典故。
此外,“開陽”也常用于人名,寓意“開啟光明、積極向上”。需注意,部分低權威性資料提到“開陽”指代海米(蝦幹),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建議謹慎參考。
開陽是一個常見的漢字,它包含兩個部首,分别是開部和陽部。開部的意思是“開放、啟示”,陽部的意思是“太陽、明亮”。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太陽升起、天明的時候。
開陽這個詞拆分成兩個部首:開和陽。
開陽的總筆畫數為11畫。其中,“開”部有4畫,表示開放、啟示;“陽”部有7畫,表示太陽、明亮。
開陽一詞源自古代漢字,是在中國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産生的。
在繁體字中,“開”部分的字形為闓,而“陽”部分的字形為陽。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開陽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詞義與現代漢字的開陽相同。
以下是關于“開陽”的幾個例句:
以下是一些與“開陽”相關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