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開埠的意思、開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開埠的解釋

開辟為商埠。《上海灘》1990年第1期:“ 上海 開埠在1843年。”《新民晚報》1991.7.4:“晚 清 以來,隨着 上海 開埠,茶館業十分發達。”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開埠”是一個曆史與經濟領域的重要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定義

“開埠”指将某一地區(通常為沿海或沿江城市)開辟為商埠,設立對外貿易口岸,允許外國商人進行貿易活動。其核心是通過開放港口實現經濟交流,促進區域發展(、、)。

字義分解

使用場景

  1. 曆史背景:多用于描述近代中國被迫開放通商的曆史事件,如上海(1843年)、汕頭(1860年)等城市開埠(、)。
  2. 經濟影響:開埠後常伴隨外來文化輸入和商業繁榮,例如上海茶館業因開埠興盛()。

例句

補充說明

開埠不同于現代主動開放政策,曆史上多與不平等條約相關,帶有被動性。其影響具有雙重性:一方面推動經濟現代化,另一方面可能導緻主權受損(、)。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案例或演變過程,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開埠》的詞義和拆分

《開埠》是一個詞語,既可以作為動詞,也可以作為名詞。作為動詞時,意為開辟港口或城市;作為名詞時,指的是被開辟的新港口或城市。

拆分部首和筆畫:(了)(丨+丿)、(土)(土+丨+十)。

《開埠》的來源和繁體寫法

《開埠》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商貿活動。當時,為了促進貿易,商人們會開辟新的港口或城市,以便進行商業交流和貨物流通。

在繁體字中,開埠的寫法為「開埠」。

古時候《開埠》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開埠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下面是幾種可能的古代寫法:

《開埠》的例句

1. 這個城市是由歐洲人在19世紀初開埠的。

2. 港口的開埠促進了貿易和經濟的發展。

與《開埠》相關的詞語

組詞:開發、開放、開辟、港口、城市。

近義詞:設立港口、開放城市。

反義詞:關閉港口、廢棄城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