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劇職的意思、劇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劇職的解釋

(1).艱巨煩劇的職務。《左傳·襄公十六年》“ 祁奚 、 韓襄 、 欒盈 、 士鞅 為公族大夫” 晉 杜預 注:“ 祁奚 去中軍尉為公族大夫,去劇職就閒官。”《北史·裴漢傳》:“ 漢 少有宿疾,恒帶虛羸,劇職煩官,非其好也。”《明史·王恕傳》:“時言官多稱 恕 賢且老,不當任劇職,宜置内閣參大政。”

(2).指重要職務。《新唐書·柳渾傳》:“ 白志貞 除 浙西 觀察使, 渾 奏:‘ 志貞 興小史,縱嘉其才,不當超劇職。’” 宋 蘇舜欽 《朝奉大夫王公行狀》:“公兄 雍 ,時亦為三司判官,公曰:‘是皆劇職,吾兄弟并命,妨寒士之進。’”《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 令孜 老大不忍,心裡要擡舉他,不論好歹,署了他一個劇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劇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析:

  1. 艱巨煩劇的職務
    指事務繁雜、難度較大的職位,常與“閑職”相對。例如《左傳·襄公十六年》中記載祁奚離開中軍尉的職位(劇職)轉任公族大夫(閑官),即體現職務性質的轉換。這一用法在曆史文獻中多用于描述官員職位調整時的對比。

  2. 重要職務
    強調職位的核心地位或關鍵性,如《新唐書》提到白志貞因出身小吏被質疑不宜擔任“劇職”,宋代蘇舜欽的《朝奉大夫王公行狀》中也提到兄弟同時擔任“劇職”可能阻礙他人晉升。明清小說如《初刻拍案驚奇》進一步将“劇職”與權力、地位相關聯。

補充說明: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兼具“繁重”與“重要”的雙重屬性,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側重。例如《南史》中的“劇職自效”強調通過重要職位實現價值,而《明史》則讨論是否應讓年長者擔任劇職。

網絡擴展解釋二

《劇職》一詞的意思

《劇職》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字面意思為戲劇職業或者戲劇角色。該詞的拆分部首是“刂”和“耳”,分别位于左右兩邊。其中,“刂”是“刀”字的變形,表示與刀有關的意思;“耳”表示耳朵或與耳有關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劇職》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刂”和“耳”。

它的筆畫總數為7個,分别是“刂”的2個和“耳”的5個。

來源和繁體

《劇職》一詞的來源與古代漢字演變有關,它最早出現在《爾雅·釋通》中,“職”字原本是“耆”的草體字,并且與“劇”的發音相近,因此兩字合并寫作《劇職》。

在繁體字體中,《劇職》一詞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一般使用篆書或者隸書的方式書寫。《劇職》一詞的字形與現代漢字相比有一些差異,但整體上基本保持一緻。

例句

1. 他在劇院擔任重要的劇職,負責策劃和指導戲劇演出。

2. 這位演員才華橫溢,他在《罪與罰》中成功塑造了複雜的劇職。

3. 她夢想成為一名劇職,希望能夠在舞台上展現自己的才華。

組詞

與《劇職》相關的組詞有:舞劇、劇作、劇目。

近義詞

與《劇職》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戲劇人、舞台角色、劇中角色。

反義詞

與《劇職》意思相反的詞語有:非戲劇人、非舞台角色、非劇中角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