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平安,平易。《禮記·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鄭玄 注:“易,猶平安也。”《晉書·劉頌傳》:“今人主能恆居易執要以禦其下,然後人臣功罪形于成敗之徵,無逃其誅賞。”
(2).處于平常情況。 唐 元稹 《與史館韓侍郎書》:“且夫辨所從於居易之時,堅直操於利仁之世,而猶褊淺選懦者之所不為。”
(3).方言。猶簡單。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二十:“我看也算了,難得的是他并不挑精,年紀輕,氣力足,性子真,人口又居易,上無大,下無小,一過門就當家立戶。”
“居易”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儒家經典中的本義
源自《禮記·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鄭玄注解“易”為平安,意為君子安于平易坦蕩的處境,順應天命,不冒險求僥幸。此處的“居易”強調心境平和、處世坦蕩。
基本詞義
人名寓意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名字即取自《中庸》此句,寄托了安于本分、順天應命的處世态度。作為名字,“居易”還蘊含安定、適應力強等積極寓意。
現代語境
現代多用于描述居住環境舒適、生活無憂的狀态,如“居處安逸”(參考)。
“居易”既是一種傳統哲學觀念,也用于日常表達,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禮記》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辭海)。
居易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居”是拆分的部首,有意思是“人”,表示人居住的意思;“易”是拆分的部首,有意思是“言”,表示簡易、方便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居”字的部首是“屍”,拼音是“ju”,總共有6個筆畫。
“易”字的部首是“日”,拼音是“yi”,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居易”一詞來源于《古文尚書·禹谟傳》,用來形容居住簡易、舒適的意境。
繁體:
繁體字中,“居”字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易”字的繁體寫法為“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居”字的演變形式有楷書、隸書、篆書等多種形式。“易”字的古代寫法包括小篆、金文、大篆等多種形式。
例句:
1. 老屋雖破舊,卻很居易宜人。
2. 這個房子風景優美,環境十分居易。
組詞:
居住、居所、居民、居室、居家、居處、放居、安居、居安思危
近義詞:
方便、簡易、舒適、適宜、宜居、和諧
反義詞:
不便、困難、不易、不舒適、不宜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