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劇縣的意思、劇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劇縣的解釋

政務繁重的縣分。 漢 時有劇縣、平縣之稱。《漢書·遊俠傳·陳遵》:“乃舉 遵 能治 三輔 劇縣,補 郁夷 令。”《後漢書·安帝紀》:“自今長吏被考竟未報,自非父母喪無故輒去職者,劇縣十歲平縣五歲以上,乃得次用。” 唐 無可 《書事寄萬年厲員外》詩:“帝城皆劇縣,令尹美居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劇縣”是漢代對政務繁重、治理難度較大的縣級行政區域的特定稱謂,與“平縣”(政務相對簡單的縣)相對。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劇縣指漢代政務繁雜、人口密集或地理位置重要的縣,需能力突出的官員治理。例如《漢書·遊俠傳》記載陳遵因能力出衆被舉薦治理三輔地區的劇縣()。

  2. 曆史背景與實例

    • 行政劃分:漢代根據治理難度将縣分為“劇縣”與“平縣”,如《後漢書·安帝紀》提到官員需在劇縣任職十年、平縣五年才可晉升()。
    • 地理位置:西漢時,劇縣位于今山東壽光市南部的紀台鎮,曾長期作為甾川國的都城()。
  3. 文獻記載
    唐代詩人無可的《書事寄萬年厲員外》中“帝城皆劇縣”一句,側面反映了唐代仍沿用此概念形容政務繁重的地區()。

劇縣是漢代行政術語,強調治理難度,需結合曆史文獻與地理沿革綜合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後漢書》等原始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劇縣

劇縣(jué xiàn)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彙。它的拆分部首是“刀”和“白”,分别相當于字母"D"和"L"。它的總共7個筆畫,由左上至右下的順序依次書寫。

這個詞彙來源于古代的行政區劃制度,指的是經過統籌、精心安排的縣級行政區劃。在中國古代,縣級行政區劃是基層行政管理的單位,負責地方政務、治安維護和社會服務等職責。

劇縣一詞也有一個繁體字形“劇縣”。繁體字形在中國台灣和香港地區常見使用。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劇縣一詞的古代文字寫法為“劇縣”,其中的“劇”字寫作“劇”的上半部為“豦”,下半部為“斤”。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來自一個劇縣,擁有豐富的行政管理經驗。”

接下來是一些與劇縣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劇場、縣城、縣府、縣委、縣長、縣政府

近義詞:縣城、縣府

反義詞:鄉村、鄉鎮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