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抅攔。《元典章·戶部五·哈迷與張德榮争房地》:“ 張德榮 見以娼妓為生,例應青巾紫抹,合近抅肆與同巷排列居止。”參見“ 抅攔 ”。
“抅肆”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用于古籍或曆史研究。如需進一步了解近義詞、反義詞或詳細用法,可參考《元典章》等元代文獻或專業工具書。
提示:若需查詢更多類似詞彙(如“阛肆”指普通店鋪),可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抅肆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放肆、猖獗、妄為的意思。
抅肆的部首是扌(手部),筆畫數為15畫。
抅肆最早出現在《康熙字典》中,是根據古籍《周禮·天官冢宰》而來的,意指“傲慢放肆”。目前僅在簡化字體中存在,沒有繁體字形。
古代漢字寫法可以隨着時代的變遷而改變,但據記載,抅肆在古代的寫法是“抅”+“肆”,兩個字合并在一起,表現為一個整體的字形。
1. 他抅肆地摧毀了我們多年的努力成果。
2. 這些暴徒抅肆地*********,給市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3. 某些人利用職權抅肆行事,嚴重違反了法律法規。
組詞:放肆、恣意、肆虐、胡作非為。
近義詞:嚣張、狂妄、張揚。
反義詞:謙和、謹慎、克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