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橘樹的葉子。可入藥,治療胸膈逆氣,消腫散毒。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橘》。
橘葉是橘樹(芸香科植物)的葉子,具有藥用價值,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橘葉來源于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橘樹,樹高3-4米,枝細多刺。葉片呈披針形或橢圓形,長4-11厘米,寬1.5-4厘米,葉緣具不明顯的鈍鋸齒,葉面有半透明油點。葉柄長0.5-1.5厘米,頂端有關節()。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其可治療“胸膈逆氣,消腫散毒”()。
如需更完整的植物形态或藥理研究,可參考《本草綱目》或權威中醫藥典籍。
《橘葉》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橘樹的葉子。橘子是一種水果樹,其葉子呈橢圓形,有深綠色和光滑的表面。橘葉在橘子的生長過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為橘子提供所需的養分。
《橘葉》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木、丿。其中,“木”是橘樹的部首,表示與木相關,而“丿”表示線條。《橘葉》一共有11畫。
《橘葉》這個詞最早出現于古代文獻中,在古代詩詞中常常被用來形容橘樹的形象、芳香和美麗。橘子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栽培曆史,因此橘葉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反映了人們對橘子和自然的熱愛。
《橘葉》的繁體字為「橘葉」。繁體字中的「葉」表示葉子,與簡體字的「葉」意義相同,隻是書寫形式不同。
在古代,橘葉的漢字寫法可能與今天有所不同。古代的漢字寫法常常因時間的推移和書寫的變遷而發生變化。然而,對于《橘葉》這個詞來說,其基本的形狀和意義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
1. 春天來臨時,橘樹上的橘葉便綠了起來。
2. 我喜歡在橘園裡躺在橘葉上發呆。
3. 這張詩畫中橘葉的描繪真實而精緻。
橘果、橘皮、橘園、橘子、橘瓣
桔葉、柑葉
枯葉、落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