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st main points] 列舉主旨、要點;選出主要部分,多用做書名
唐宋文舉要
舉其大要;陳其主旨大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铨賦》:“ 枚乘 《兔園》,舉要以會新; 相如 《上林》,繁類以成豔。” 宋 王谠 《唐語林·政事上》:“吾見 馬周 論事多矣。援引事類,揚搉古今,舉要删蕪,會文切理。” 明 高啟 《<史要類鈔>序》:“舉要以省其煩,立類以合其散。”
“舉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舉要”指列舉主旨或要點,強調從複雜内容中提煉核心部分。例如《唐宋文舉要》即通過篩選唐宋文章的精華來呈現文學特色。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文獻,如《文心雕龍》以“舉要”評價文學作品;宋代王谠在《唐語林》中形容馬周論事“舉要删蕪”,進一步強化了其精簡核心的語義。
現代語境中,“舉要”既可用于學術領域(如論文提綱),也可形容策略性總結。例如:“治黨治國必須舉要治繁”,強調抓住關鍵問題。
“舉要”是提煉核心要點的行為,兼具實用性與文化傳承意義,廣泛用于文獻整理、策略制定等領域。
《舉要》指的是提煉出事物或問題的要點,概括出其核心内容。
《舉要》這個詞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分别是“丶”和“手”,共有8個筆畫。
《舉要》一詞的來源較為模糊,可能是由古代經典文獻中的類似表達演變而來的。
《舉要》在繁體中的寫法疑似為「舉要」。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些不同,但《舉要》這個詞的意思應該與現代相近。
1. 我們需要從複雜的資料中舉要,以便更好地理解。
2. 這本書是對曆史的舉要,精煉了複雜的事件。
3. 在演講中,他能迅速提出問題的舉要,使聽衆更明了。
舉足輕重、舉一反三、一舉兩得、要地等。
要點、核心、精髓。
瑣細、繁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