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牙鈎爪的意思、鋸牙鈎爪的詳細解釋
鋸牙鈎爪的解釋
比喻人的兇惡殘
6*暴。也比喻武裝軍隊。同“鈎爪鋸牙”。
詞語分解
- 鋸牙的解釋 .像鋸齒一般的銳牙。《逸周書·王會》:“茲白者,若白馬,鋸牙,食虎豹。”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鋸牙之獸,雖低伏而見憚;揮斧之蟲,雖銓形而不威。” 宋 孫武仲 《祠二廟之明日未得順風呈同行
- 鈎爪的解釋 大多數哺乳類、爬行類的四肢指趾端,鳥類的後肢等趾端所生的尖形鈎曲的爪。有攻擊、防禦、保護指趾端,攫取食物、抓掘泥土等作用。亦比喻武裝軍隊。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彼鋸牙而鉤爪,又循江而習流。”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鋸牙鈎爪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鋸牙鈎爪”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ù yá gōu zhǎo,具有以下含義和用法:
1.基本含義
- 形容人的手段狠毒、兇狠,或比喻兇惡殘暴的行為。
- 其中“鋸牙”指犀利的牙齒,象征狠毒;“鈎爪”指鋒利的爪子,象征兇狠。兩者結合,生動描繪了殘暴的形象。
2.擴展解釋
- 比喻武裝軍隊:部分文獻中延伸為形容軍隊的武裝力量或戰鬥力強悍(如“鈎爪鋸牙”的變體用法)。
- 同義詞:“鈎爪鋸牙”,兩者含義和用法基本一緻。
3.出處與典故
- 最早見于北周庾信的《哀江南賦》:“彼鋸牙而鈎爪,又巡江而習流。” 描述敵軍兇殘的形象。
4.使用場景
- 貶義語境:多用于描述惡人、惡勢力或殘暴行為。
- 文學與曆史: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或曆史叙述中,帶有較強的書面語色彩。
5.語法與結構
- 詞性:形容詞性成語,可作謂語或賓語。
- 結構:聯合式(“鋸牙”與“鈎爪”并列),感情色彩為中性,但實際多用于負面描述。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參考《漢典》或《查字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鋸牙鈎爪
《鋸牙鈎爪》是一個漢字詞組,由四個字組成。下面将對該詞組進行拆分、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彙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鋸牙鈎爪 = 鋸 + 牙 + 鈎 + 爪
部首和筆畫:
鋸 - 金部(金屬類) + 13畫
牙 - 牙部(口器類) + 4畫
鈎 - 鈎部(金屬器械) + 9畫
爪 - 爪部(手、足類) + 4畫
來源
《鋸牙鈎爪》這個詞組沒有特定的來源或故事。它是根據構成詞組的每個字的意義而形成的。
繁體
《鋸牙鈎爪》的繁體字為「鋸牙鉤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存在一些變化。關于《鋸牙鈎爪》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記錄有限,因此我們無法提供确切的古漢字寫法。
例句
1.那隻野獸的鋸牙鈎爪看起來非常可怕。
2.山上有很多奇怪的植物,它們的鋸牙鈎爪保護自己免受攻擊。
組詞
鋸牙、牙齒、鈎子、爪子、花鈎爪。
近義詞
鋒利的爪子、牙齒鈎爪、鉗子、夾子。
反義詞
光滑的爪子、牙床、圓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