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郡丞。郡守的佐貳。 唐 常建 《潭州留别》詩:“宿帆謁郡佐,悵别依禪林。” 清 方文 《聞陳階六給事丘曙戒編修俱外轉怅然有作》詩:“ 丘 何為郡佐,咄咄殊可異。”
“郡佐”是古代中國官制中的一個職位,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1. 基本定義
“郡佐”讀作jùn zuǒ,指郡守的副職官員,即郡丞。其主要職責是輔助郡守處理政務,相當于現代行政體系中的副職或助理角色。
2. 曆史背景與職責
3. 現代引申含義
“郡佐”一詞現多用于比喻在團隊或組織中擔任輔助角色的人,強調協作與支持功能。
相關來源參考:、2、4、5、6、7、8。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官職體系,可查閱權威曆史文獻或漢典資料。
《郡佐》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指的是官職中的郡佐官,即輔助郡守的官員。
《郡佐》的部首是「阝」,由阜字底下加上一個「卩」。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郡佐》一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官制。在古代,中國的行政區劃分為州、郡、縣等級,郡佐是郡級官員中的一種。
《郡佐》的繁體字為「郡佐」,沒有太大的變化。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郡佐」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太大區别。
1. 他在朝廷擔任郡佐多年,行事果斷。
2. 這個郡佐官負責監督轄區内的治安工作。
1. 郡守:指郡級行政區的官職,地位較高。
2. 縣令:指縣級行政區的官職,位于郡守和縣吏之間。
3. 輔佐:指協助、輔助,提供幫助和支持。
副官、協助、輔助。
主官、統治、獨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