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拘儒的意思、拘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拘儒的解釋

(1).固執守舊、目光短淺的儒生。 漢 桓寬 《鹽鐵論·毀學》:“而拘儒布褐不完,糟糠不飽,非甘菽藿而卑廣廈,亦不能得已。” 唐 柳宗元 《六逆論》:“明者慨然将定其是非,則拘儒瞽生相與羣而咻之,以為狂為怪。” 明 田藝蘅 《春雨逸響》:“拘儒不可與談玄,腐儒不可與論道。” 清 恽敬 《舟經丹霞山記》:“夫聖人之心華邃鴻遠,包孕天地,豈若拘儒之規規者哉!”

(2).褊狹。《後漢書·左雄周舉等傳論》:“急登賢之舉,虛降己之禮,於是處士鄙生,忘其拘儒,拂巾衽褐,以企旌車之招矣。” 李賢 注:“拘儒,猶褊狹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拘儒”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固執守舊、目光短淺的儒生
    指那些思想僵化、缺乏遠見的讀書人。例如:

    • 漢代桓寬在《鹽鐵論·毀學》中提到:“拘儒布褐不完,糟糠不飽”,形容這類儒生生活困頓卻固守舊觀念。
    • 唐代柳宗元在《六逆論》中批評“拘儒瞽生”對新思想的排斥。
  2. 褊狹(性格或見解狹隘)
    也可形容人的性格或觀點偏執狹隘。如《後漢書》注解說:“拘儒,猶褊狹也”。

二、用法與延伸

“拘儒”既指特定群體(守舊儒生),也描述一種性格特質,需結合語境理解。其曆史用例多出自批判性文本,反映對思想封閉的否定态度。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拘儒

拘儒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手和聿(即手持毛筆的樣子),總筆畫數為10。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形成于漢朝時期。在繁體字中寫作「拘儒」。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些差異,字形也有所改變。然而,「拘儒」這個詞的字形與現代基本相同,在古代的寫法中也沒有顯著變化。

例句:

他因為言論或行為不合規而被拘儒。

組詞:

拘留、儒雅、拘束、儒家、拘泥。

近義詞:

拘捕、束縛、限制、拘留。

反義詞:

釋放、解放、解約、放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