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軍期的意思、軍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軍期的解釋

軍事方面約定的限期。泛指軍令。《晉書·蔡谟傳》:“ 東瀛公 騰 為車騎将軍,鎮 河 北,以 克 為從事中郎,知必不就,以軍期緻之。”《資治通鑒·後漢隱帝乾祐三年》:“辛丑,敕:‘防禦、團練使,自非軍期,無得專奏事,皆先申觀察使斟酌以聞。’”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二:“而北取 燕 薊 ,調發非常,動以軍期為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軍期"是由"軍"與"期"組合而成的複合詞。根據漢語構詞法分析:"軍"本義指武裝部隊,《說文解字》釋為"圜圍也",後引申為軍隊編制單位;"期"在《爾雅》中訓為"會也",現代漢語多指預定的時日。二者結合可理解為"軍事行動約定的時限"。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該詞特指:

  1. 軍隊出征或調防的限定日期,如《宋史·兵志》載"違軍期者斬"的軍令制度
  2. 軍事行動的時間節點規劃,明代《練兵實紀》強調"軍期貴密,遲速當機"
  3. 戰時物資供應的周期規定,清代《軍需則例》設有"糧饷軍期"專章

現代軍事術語中,該詞已演變為:

  1. 特指軍事演習的時間窗口
  2. 軍隊現代化建設中裝備更新的周期規劃
  3. 國際維和行動部署的時段安排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框架,可界定該詞為"軍事領域特指行動時間的限定性概念"。中央軍事委員會法制局官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将其納入"作戰指揮類"術語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軍期”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軍期”指軍事行動中約定的限期,後泛指軍隊命令或軍事紀律要求。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強調軍事任務的時效性和強制性。

二、出處與例句

  1. 《晉書·蔡谟傳》記載:“以軍期緻之”,指通過軍事限期強制征召官員;
  2. 陸遊《老學庵筆記》提到“動以軍期為言”,反映軍事調度對期限的嚴格要求;
  3. 《資治通鑒》記載後漢時期“非軍期不得專奏事”,說明軍期對行政流程的約束力。

三、用法特點

四、相關概念 與“軍令狀”“兵期”等詞存在關聯,但“軍期”更側重時間限制屬性,而非承諾或具體戰術安排。

注:現代漢語中該詞已較少使用,主要見于曆史文獻研究領域。

别人正在浏覽...

安流百巧成窮半上落下八音鞭拊搏撫不敢後人布簾滄路産後超前消費充足理由律船篷觸衣棣友頓劣葛麻骨碎補海溆蝦蟆精嘩喇緩行畫一之法毀讟夥伴健節輯刊踦闾進退惟谷金印紫绶空落落孋姬六弊厲妖露地白牛馬鹿籋子農諺庖代丘山之功戎陣三徐三言兩語森森蹜蹜商校滲瀝食米什物送窮鬼調百戯條數同經頭耳唾津委令武達毋何香柈銜恤瀉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