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受約束的良馬。喻指不能發揮才能。 宋 司馬光 《送韓太祝知錢塘》詩:“圖籍添舟重,江山忘路賒。夷塗指霄漢,跼驥不須嗟。”
關于“跼骥”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組合含義推測
結合兩字,“跼骥”可能指被束縛的良馬,比喻人才受限于環境無法施展抱負。這一構詞邏輯與“跼天蹐地”(形容處境窘迫)相似,均通過“跼”表達壓抑感。
文獻關聯性
現有資料中未找到該詞直接出處,但晉代葛洪《抱樸子》曾用“駥骥”指駿馬(見),而“跼骥”或為反向表達,強調良馬的困境。
使用建議
該詞屬于生僻組合,若需正式引用,建議核查《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或結合具體語境分析其引申義。
(注:因搜索結果未直接涵蓋“跼骥”,以上分析基于字源學及類似成語結構推斷。)
《跼骥》是一個成語,意為比喻運動步伐非常迅速。
《跼骥》的拆分部首是足和馬,部首拼音為"zú"和"mǎ"。
《跼骥》的總發筆畫數為14,其中"足"部分的發筆畫數為7,"馬"部分的發筆畫數為7。
《跼骥》出自《詩經·大雅·瞻卬》:“瞻彼淇澳,言采其蕨,未見君子,憔悴如也。跼此白駒,言巡之阻,未見君子,誰不如也。”文章中提到的白駒躍動,形容其行動敏捷迅速。
《跼骥》的繁體字為「躈駒」。
根據古代漢字寫法,《跼骥》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現代常用的簡化字寫法為「跼駒」。
1. 這匹馬跑起來像跼骥一樣,速度非常快。
2. 他的步伐靈活如跼骥,勢如破竹。
1. 典範:經典的典是範例的典,指某事物的典型樣式。
2. 唐突:唐突的唐是突然的唐,指言行冒失或不按常規禮節的突然行為。
1. 快馬:用來形容跑得快的馬。
2. 疾馳:形容行走或奔跑速度快且迅猛。
緩步:行走時步伐輕緩、放慢的動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