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管束;監督。 唐 孫棨 《北裡志·張住住》:“及 住住 将笄,其家拘管甚切; 佛奴 稀得見之,又力窘不能緻聘。” 宋 蘇轼 《乞樁管錢氏地利房錢修表忠觀及墳廟狀》:“右奉聖旨宜令 杭州 每年特支錢五百貫與 表忠觀 ,置簿拘管,隻得修葺墳廟,不得别将支用。” 元 張可久 《醉太平·無題》曲:“小寃家怕不道心兒裡愛,老妖精拘管的人來煞。”《金6*瓶6*梅詞話》第四五回:“姊妹們拘管得緊,老尊堂不放鬆。” 沉從文 《王謝子弟》:“把媳婦接過了門,拘管着男的。”
(2).拘禁管制。 宋 嶽飛 《奏措置虔賊狀》:“山寨賊首 羅誠 等二百餘人,見拘管在寨。”《續資治通鑒·宋理宗寶祐四年》:“太學生 劉黼 等八人,拘管 江西 、 湖南 州軍,宗學生 于伯 等七人并削籍,拘管外宗司。”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拘管漢語 快速查詢。
“拘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限制、管束,通常指通過外部約束或制度對人的行為進行控制。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析:
與“拘管”相關的成語包括“放浪不拘”“多管閑事”等,均圍繞“約束”與“自由”的對立關系展開。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文出處,可參考上述标注的搜索來源。
拘管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限制、約束、控制。它可以用來描述人們對他人的行動或某種事物進行管制的情況。
拘管的部首是扌(手部),其餘部分為軍。它的總共有11筆。
拘管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古代漢語中,形成于“拘(限制)”和“管(管理)”兩個詞的組合,表示對人們或事物的管制和控制。
拘管的繁體字形為拘管。
在古代,拘管的寫法略有不同,它的形狀為:
拘:㔾
管:㑑
1. 法律的拘管使得人們的行為受到嚴格的約束。
2. 在這個社會中,道德是對人們行為的一種拘管。
拘束、拘禁、拘謹、拘捕。
限制、制約、約束。
自由、解放、放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