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指捕獸網。 晉 葛洪 《抱樸子·崇教》:“或結罝罘於林麓之中,合重圍於山澤之表。”《新唐書·張直方傳》:“好馳獵,往往設罝罘於道。”
“罝罘”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讀音為jū fú,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基本釋義
指用于捕捉鳥獸的網具,屬于狩獵工具。兩字均為上下結構,其中“罝”特指捕兔網,“罘”則指捕鹿網,合稱泛指各類獸網。
文獻例證
擴展釋義
除字面含義外,部分學者認為“罝罘”可能暗含對自然資源的過度索取,或隱喻社會規則對人的束縛,但此說法缺乏直接文獻佐證。
注意:由于當前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說文解字注》等工具書獲取更精準釋義。
《罝罘》(jú fú)是一個古漢字,意為網罝。它是一個形聲字,意思是用網罩住捕捉獵物的陷阱。在古代,人們用罝罘來捕捉野生動物。
《罝罘》是由“缶”(fǒu)部和“巤”(xián)部組成的,其中“缶”是四畫部首,表示陷阱;而“巤”是六畫部首,表示網狀物。整個字共計10個筆畫。
《罝罘》是中國古代的一個詞彙,相傳起源于春秋時期。在繁體字中,它寫作「罝罘」。
在古代,寫《罝罘》的方式稍有不同。它的寫法和現在相比更加繁複,包含了更多的筆畫和部首變體。然而,隨着中國漢字的簡化,現代标準字形已經取代了許多古代字體。
1. 他設置了一道罝罘,希望能夠捕捉到野生動物。
2. 這位獵人在森林裡安置了罝罘,等待野獸上鈎。
組詞:罝網、罝罘網、罝網羅
近義詞:陷阱、羅網、捕捉裝置
反義詞:逃脫、解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