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絶巘的意思、絶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絶巘的解釋

極高的山峰。 晉 張協 《七命》:“於是登絶巘,遡長風。”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絶巘多生怪柏。” 明 劉基 《李氏湖山義塾記》:“其上多奇峰絶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絶巘(jué yǎn)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基本釋義

“絶巘”指極其險峻陡峭的山峰。“絶”通“絕”,意為“極高、極險”;“巘”指山峰或山崖,合稱形容山勢險要、難以攀援的地貌。該詞屬書面雅語,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

二、字義解析

  1. 絶(絕):
    • 本義為“斷絕”,引申為“極緻、獨特”。此處強調山勢的險峻至極,如《說文解字》釋:“絕,斷絲也”,後衍生“超越尋常”之意 。
  2. 巘:
    • 《爾雅·釋山》注:“山頂曰巘”,指孤立高聳的山峰。《漢語大詞典》進一步釋為“山崖陡峭處” 。

三、文學例證與引申義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絶巘”多用于文學創作、景觀描述或地名考證(如考證古籍中的山川位置),較少見于口語。其權威釋義可參考:

來源依據:

  1.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3. 《水經注校證》(中華書局)
  4. 《王維集校注》(中華書局)
  5.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絶巘”(也寫作“絕巘”)是漢語古文中的詞彙,出自北魏地理學家郦道元的《三峽》。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字詞拆分

    • 絕:意為“極緻的、極高的”,此處強調程度達到頂點。
    • 巘(yǎn):指“山峰”,特指險峻陡峭的山峰。
      組合後,“絕巘”即“極高的山峰”。
  2. 語境與出處
    該詞出現在《三峽》描寫三峽山勢的段落中:“絕巘多生怪柏”,意為“極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長着奇形怪狀的柏樹”。通過此句,郦道元既突出了山勢險峻,又描繪了自然景觀的奇特。

  3. 文學意義
    《三峽》以簡潔的筆觸展現三峽四季風光,“絕巘”一詞強化了山體的雄偉險峻,與後文“懸泉瀑布”“清榮峻茂”等形成對比,體現中國古代山水散文“以景傳情”的特點。

  4. 擴展說明

    • “巘”在古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多與形容詞搭配(如“絕巘”“危巘”)。
    • 現代漢語中,“絕巘”一詞已不常用,但可通過《三峽》等經典作品了解其文化内涵。

别人正在浏覽...

鳌洲鮑魚徧觀比類賓佐弼佐恻切纏絲馬腦翀舉出處進退錯然粗濁滴骨親抵距兜玄國鲕石飛刃馮媛幹蹦蹦剛齊高低杠公報私仇鼓肚鬼摸腦殼和顧和鈞合酺和神黃牒畫人堅守急步桀異計吏襟章殼果綠鬓紅顔馬後大練沒字碑命脈名勝囊米能鄙貧薄蘋藻破道橋構慶禮瞿塘賈染缯碝石山字鏡神腳石腸說理文土化巫雲遐嶽脅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