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絕緣體的意思、絕緣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絕緣體的解釋

[insulator] 不易傳導熱或電的物體。分熱、電絕緣體兩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絕緣體是指導電能力極差、幾乎不傳導電流的物質或材料,其核心特征在于内部自由電荷極少,難以形成電流。以下是詳細解釋:

  1. 電子結構特性 絕緣體的原子結構中,價帶(電子占據的能級)與導帶(空置的能級)之間存在較大的能隙(通常超過5eV)。電子需要極高能量(如強電場或高溫)才能躍遷到導帶,因此常溫下無法自由移動形成電流。

  2. 主要物理性質

    • 高電阻率:電阻率通常在10⁸ Ω·m以上,例如橡膠(10¹³ Ω·m)、玻璃(10¹² Ω·m)。
    • 介電強度:能承受高電壓而不被擊穿,如陶瓷可耐受數千伏電壓。
    • 熱穩定性:多數絕緣體耐高溫,如雲母可在500℃下保持性能。
  3. 常見材料與應用

    • 天然材料:雲母(用于電容器)、石棉(已逐步淘汰)。
    • 合成材料:PVC塑料(電線外皮)、環氧樹脂(電路闆基材)、陶瓷(高壓絕緣子)。
  4. 特殊現象 當外加電壓超過擊穿電壓時,絕緣體會發生電離并導電,公式為: $$ V_b = E_b cdot d $$ 其中$V_b$為擊穿電壓,$E_b$為材料介電強度,$d$為厚度。

  5. 與半導體的區别 半導體(如矽)的能隙較小(約1eV),可通過摻雜或升溫顯著提升導電性,而絕緣體的能隙更大且導電性幾乎不隨溫度變化。

絕緣體在電力傳輸、電子設備防護、高溫環境隔離等領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選擇需綜合考慮介電性能、機械強度及環境適應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絕緣體(jue2 yuan2 ti3)是一個漢字詞組,由“絕”和“緣體”組成。它的拆分部首是“纟”和“從”,筆畫數分别為6和5。

詞源

“絕緣體”一詞源于電學領域,指的是在電流流動時,阻礙電流通過的物質,起到隔離電流的作用。後來,這個詞逐漸被引申為其他領域中的隔離、障礙物。

繁體

在繁體字中,絕緣體的寫法為「絕緣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絕緣體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采用了類似的字形。比如在《康熙字典》中,絕緣體的寫法為「絕緣體」。

例句

1. 在電路中,絕緣體的作用是防止電流洩露。

2. 這塊絕緣體能夠有效地隔離熱量,不讓外部熱源傳遞進來。

3. 工人們正在安裝絕緣體,以保證電線的安全。

組詞

絕緣材料、絕緣層、絕緣性能、絕緣阻抗、絕緣包覆等。

近義詞

隔熱體、隔離體、隔音體。

反義詞

導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