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抉目吳門 ”。
“抉眸”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與曆史典故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這一成語源自春秋時期吳國大夫伍子胥的故事。據《史記》記載,伍子胥因勸谏吳王夫差拒絕越國求和,反被賜死。臨死前,他要求将自己的雙眼挖出懸挂于城門上,以見證吳國未來的滅亡。此典故又稱“抉目吳門”“抉目東門”。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史記·伍子胥列傳》或權威詞典。
抉眸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深深地凝視、注視着。它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用目光銳利、專注地看着某樣東西的樣子。
抉(撇捺折)+ 眸(目田月目)
抉的部首是手部,眸的部首是目部。
抉的總筆畫數為6畫,眸的總筆畫數為9畫。
抉眸來源于《詩經·衞風·碩人》:“碩人其颀兮,抉目不邁。”意思是說:他高高挺立,眼光銳利,專注而不慌亂。從此開始,抉眸就成為表示專注凝視的詞語。
抉眸的繁體字是「訣睦」。
在古代,抉眸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通常在《康熙字典》中所載的寫法與現代一緻。
1. 他抉眸看着遠方,仿佛在思考着什麼似的。
2. 她抉眸凝視着那幅畫,完全吸引住了她的目光。
1. 抉擇:表示從多個選擇中做出決定。
2. 抉剔:表示挑選、選擇。
3. 抉發:表示發覺、發現。
凝視、注視、注目、聚焦
漫視、瞎瞪、疏視、瞄而不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