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露。 南朝 梁簡文帝 《菩提樹頌序》:“靈芝潏露,月萃郊園。” 南朝 陳 徐陵 《陳王九錫文》:“潏露卿雲,朝團曉映。” 唐 李峤 《大周降禅碑》:“感霏煙潏露之徵,延薰風景星之祉。”
“潏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相關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潏露”指代甘露,即夜間靠近地面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珠,通常帶有“清澈、潤澤”的意象。例如可描述清晨葉片上的露水。
單字拆解
補充說明
該詞在古漢語中可能用于文學描寫,現代使用頻率較低。需注意與“玉露”“白露”等類似詞區分,後者更常見于詩詞或節氣名稱。
如需進一步考證文獻用例或方言差異,建議查閱古代字書(如《說文解字》)或地方志資料。
《潏露》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形容露水順利流動的樣子,也可以指某種事物從中流出或從中散發出來。它常用來形容水面上的陽光透過水珠散發出的美麗光芒。
《潏露》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分别是「氵」(三點水)和「雨」。它共有11個筆畫。
《潏露》是一個古代漢字,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如《詩經·魯頌·潏生》一詩。經曆了漫長的年代,它至今仍被使用,盡管在現代漢字中不再常見。
在繁體字中,「潏露」仍然保持着相同的形狀和意義。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潏露」的外形略有變化,但整體結構和現代寫法相似。
以下是幾個使用「潏露」的例句:
「潏露」的一些相關詞語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