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絕裾而去的意思、絕裾而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絕裾而去的解釋

絕裾:扯斷衣襟。形容離去的态度十分堅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絕裾而去”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一種決絕的離别場景。其詳細含義可從字源、典故和現代釋義三個層面理解:

  1. 字義解析

    • 絕:本義為“斷絕”、“割斷”。此處指用力扯斷、拉斷。
    • 裾:指衣服的前襟、大襟或後襟,即衣服的大片前幅或後幅。
    • 而去:表示離開的動作。
    • 字面意思:扯斷(或用力掙脫)衣襟而離開。描繪的是一個人急于離開,不顧被他人拉住衣襟挽留,甚至不惜扯斷衣襟也要掙脫離去的場景。
  2. 典故出處與核心語義 該成語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

    溫公(溫峤)初受劉司空(劉琨)使勸進,母崔氏固駐之,峤絕裾而去。 故事背景是:東晉初年,溫峤奉上司劉琨之命,要過江勸說晉元帝司馬睿即位。他的母親崔氏堅決阻攔,拉住他的衣襟不讓他走。溫峤心意已決,為了掙脫母親的挽留,竟用力扯斷了自己的衣襟(絕裾),然後毅然離去(而去)。

    • 因此,“絕裾而去”的核心語義是:形容人離去的态度極其堅決、毫不猶豫,甚至不顧親情或其他方面的強力挽留,表現出一種不可動搖的決心和果斷。它強調的不是普通的離開,而是在面臨強烈阻撓或情感羁絆時,采取非常決絕的方式掙脫束縛、堅決離去。
  3. 現代釋義與用法 在現代漢語中,“絕裾而去”保留了其古典含義,常用于書面語或較正式的場合:

    • 含義:形容決意離開,态度非常堅決,不顧一切阻攔。
    • 感情色彩:通常帶有中性偏貶義或強調決絕的意味。它可能暗示離去者過于無情或不顧情面(如典故中不顧母親挽留),但也可能用于強調其決心之大、行動之果斷(尤其在脫離困境或追求理想時)。
    • 用法舉例:聽到這個令人失望的消息後,他心灰意冷,~,再也沒有回頭。

“絕裾而去”生動地描繪了以扯斷衣襟的激烈方式掙脫挽留、堅決離去的場景。其核心在于強調離去的态度極其堅決、果斷,甚至不惜采取極端行動來擺脫羁絆。這個成語承載着豐富的曆史文化内涵,源自《世說新語》中溫峤的著名典故,是漢語中表達決絕離别的經典詞彙。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絕裾而去”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ué jū ér qù,其核心含義是形容态度堅決地離開,甚至不惜扯斷衣襟以表決絕。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典故來源

此成語出自《晉書·溫峤傳》和《世說新語·尤悔》:
晉代名臣溫峤受劉琨派遣,前往江南勸進晉元帝即位。臨行前,其母崔氏極力阻攔,但溫峤“絕裾而去”,即扯斷被母親拉住的衣襟,堅決啟程。這一典故凸顯了“忠孝難兩全”的沖突,以及為使命舍棄親情的決絕。


三、結構與用法


四、近義詞與辨析


五、使用場景舉例

  1. 曆史事件:
    溫峤為勸進晉元帝,絕裾離開母親,成為忠義典範。
  2. 文學描寫:
    《聊齋志異》中以“絕裾而去”刻畫荊轲刺秦前的決絕。
  3. 現代引申:
    可比喻職場中為理想辭職,或人際關系中徹底斷絕往來。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世說新語》或《晉書》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幫場兒别子不斷如帶怵利黨歌東頭鍍金幡竿犯上作亂峰巅更休佝愗漢蔥酣足黑匣子欱納後勤部讙兜桓山鳥獲售加倍家間繭糖憍奢季材棘門近郛謹讷金銅仙人鈞適軍行糠市老牛破車,老牛拉破車冷破聯合收割機鬣葵靈蕪鸾辇縷數漫步沒帳得算篾刀木制品那些個能近取譬齧棃起館仁皇熱盤上蟻子熱身賽審聲折蒲市石勢若脫兔狩取碩膚鐵錫團圓餅土偶王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