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絕句的意思、絕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絕句的解釋

舊詩體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絕句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起源

  1. 基本概念
    絕句是唐朝興起的近體詩形式,每首四句,通常五言或七言,分别稱五絕、七絕。它源于南朝齊梁時期的五言四句小詩,最初不要求平仄,後逐漸律化。

  2. 名稱由來
    有兩種說法:一是“截句”,即截取律詩的四句(如首尾或中間兩聯);二是從“五言短古”演變而來,經唐代聲律定型。但“截句”之說被清代學者質疑為形式主義臆斷。

二、形式分類

  1. 按格律分

    • 律絕:受律詩格律約束,講究平仄對仗,如杜甫《絕句》(兩個黃鹂鳴翠柳)。
    • 古絕:格律自由,可押仄聲韻,早于律詩出現,如《玉台新詠》中的古絕句。
  2. 按字數分

    • 五絕(五言絕句):每句五字,共20字,如王之渙《登鹳雀樓》。
    • 七絕(七言絕句):每句七字,共28字,如李白《早發白帝城》。
    • 六言絕句較少見,如王維《田園樂》。

三、形式特點

四、文學特點與代表作品

  1. 意境凝練
    以精煉語言勾勒畫面,如杜甫《絕句》用“黃鹂”“白鹭”“千秋雪”“萬裡船”四組意象,展現生動春景與漂泊感慨。

  2. 情感豐富
    既可表達閑適(如杜甫筆下草堂春色),也可寄寓深刻哲理或時代感慨(如杜牧詠史詩)。


示例解析(杜甫《絕句》):

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網絡擴展解釋二

絕句的意思

《絕句》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四行詩的一種形式。它是古代詩歌體裁中的一種,每首由四行組成,每行五字或七字。絕句往往表達情感或抒發思想,充滿着工整簡潔的美感。

部首和筆畫

絕字由兩個部首組成,上面是一點「一」表示天,下面是「刀」表示切割。它的總筆畫數為八畫。

來源

絕字最早的意思是切割或斷絕的意思,後來引申為終止、停止的意義。在詩歌領域,絕句指的是這種形式固定的四句詩體。

繁體

絕字的繁體字為「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絕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整體結構基本相同。例如,絕字在西漢時期的寫法為「㧏」。而到了唐代時,絕字的寫法開始逐漸演變為今天的樣子。

例句

1. 絕句詩中的每一字都凝結了詩人的情感。

2. 我創作了一首絕句,希望能表達我的思念之情。

組詞

1. 絕妙:非常巧妙的。

2. 絕技:高超的技藝。

3. 絕緣:不導電或減少導電的特性。

近義詞

1. 短詩:指篇幅較短的詩歌作品。

2. 律詩:指按照一定的詩律和格律寫成的詩歌。

反義詞

1. 連續:不間斷,持續不斷的。

2. 松散:不緊密,不嚴密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