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鶌鶋 ”。
關于“鶌居”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根據現有資料,“鶌居”并非現代漢語常用詞彙,且搜索結果中未發現該詞的直接釋義。推測可能存在以下情況:
生僻詞或古語組合
可能的誤寫或拆分錯誤
鶌(jú/qú)
居(jū)
若需進一步确認“鶌居”含義,請提供更多上下文或檢查是否為特定領域術語(如古籍、方言)。若為獨立創作詞彙,可參考單字釋義進行組合理解。
《鶌居》(音guàn jū)是指鳥類栖息、停留在某個地方。這個詞常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形象地描繪了鳥兒在樹枝上或房屋上停歇居住的情景。
《鶌居》的拆分部首是鳥(鳥)和居,其中“鳥”是鳥類的意思,居(音jū)是住、停留的意思。
《鶌居》的總筆畫數是16畫,其中“鳥”部5畫,“居”部11畫。
《鶌居》這個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在《列子·讓老》一文中便有“朝鶌而暮栖”之句,描繪了鳥兒早晨在樹枝上鳴叫,傍晚則停留在栖息的地方。這個詞後來逐漸演變為《鶌居》。
《鶌居》的繁體字為「鶵居」。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很多變體。《鶌居》這個詞的古代寫法為「雛居」。
1. 小鳥在樹上鶌居,嗓音那麼動聽。
2. 鴿子常常選擇高樓的窗台鶌居。
1. 鳥巢:鳥類築巢的地方。
2. 居住:在某個地方長期停留或定居。
3. 栖息:動物在某個地方停留或休息。
4. 鳥語花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1. 栖栖:鳥兒栖息、停留。
2. 落腳:鳥類停歇或找到栖身之地。
3. 栖停:動物在某一地方停留或栖息。
1. 舞翔:形容鳥兒在空中飛翔。
2. 飛去:鳥兒飛離原地。
3. 流動:形容動物在不同地方活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