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與"相對"相對。指沒有任何條件限制不受任何限制而言。2.指隻以一個條件為依據而不管其他條件的。3.完全一定。4.絕妙的對仗。5.最佳的配偶。6.喪失情侶。
1.與“相對”相對。指沒有任何條件限制,不受任何限制而言。 梁啟超 《新民議·敬告當道者》:“某以為愛國心者,絶對而無比較者也。” 毛6*澤6*東 《矛盾論》五:“對立的統一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而對立的互相排除的鬥争則是絕對的。”
2.指隻以一個條件為依據而不管其他條件的。如:絕對值;絕對高度等。
3.完全,一定。《<劉半農詩選>自序》:“往往同是一首詩,給兩位先生看了得到了兩個絕對相反的評語。” 柯岩 《奇異的書簡·船長》:“姿勢嘛!必須按照條例,手絕對不許插在兜裡。”
4.絕妙的對仗。《鏡花緣》第七七回:“ 春輝 道:‘“長春”對“半夏”,字字工穩,竟是絶對。’”
5.最佳的配偶。 清 李漁 《奈何天·鬧封》:“天生絶對,佳人才子。”
6.喪失情侶。 唐 張鷟 《遊仙窟》:“比目絶對,雙鳧失伴,日日衣寬,朝朝帶緩。”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絶對漢語 快速查詢。
“絶對”(拼音:jué duì,注音:ㄐㄩㄝˊ ㄉㄨㄟ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如下:
無條件的、不受限制的
指事物或狀态不依賴任何條件而存在,與“相對”形成對比。例如:
完全、必定
表示确定無疑的強調語氣。例如:
哲學與邏輯學
指獨立于條件或關系的存在,如“絕對自由”“絕對美”等抽象概念。這類用法強調超越具體情境的純粹性。
文學中的特殊用法
指“絕妙的對仗”或“最佳配偶”的古典含義,屬于較罕見的引申義。
綜合來源顯示,極高權威性定義(如、3)更側重現代常用義(無條件、完全),而低權威性來源(如)補充了哲學層面的解釋。文學和古典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使用。
《絶對》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jué duì,表示"絕對"、“完全"、"絕對的"等含義。它用來形容一種沒有任何例外、沒有半點妥協的狀态或程度。
《絶》這個漢字的拆分部首是"糸"(絲),它是一個會意字,表示拒絕、絕斷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為11。
《對》這個漢字的拆分部首是"寸"(寸),它是一個形聲字,表示相對、互相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為4。
《絶對》這個詞的發展源于古代漢語。在古代,"絶"字用于表示斷絕、截止,而"對"字則表示相對的概念。隨着語言的演化,它們被組合在一起,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絕對"或"完全"。
《絶對》的繁體字為"絕對"。
在古代,"絶"字的寫法有時會使用"彳"(行走)和"刀"(刀子)作為部首,而"對"字則使用"八"(八)作為部首。這些變體在現代已經不常見。
1. 他對音樂有着絶對的熱愛。
2. 我們需要持續努力,才能取得絶對的成功。
3. 這是一個絶對不能放松的任務。
1. 絶對真實:表示事實完全準确、毫無虛假。
2. 絶對權威:表示具有絕對的權威和決策能力。
3. 絶對優勢:表示完全占據優勢地位,毫無對手。
1. 完全:表示整體完整,沒有任何缺陷或不足。
2. 徹底:表示從根本上、全部地完成或改變。
3. 全面:表示涉及到所有方面,沒有遺漏。
1. 相對:表示相對于某一點或某種程度。
2. 有限:表示受到限制或限定,不具備無限制的狀态。
3. 部分:表示隻涉及到一部分,不完全涵蓋全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