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居東的意思、居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居東的解釋

《書·金縢》:“ 周公 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 孔穎達 疏:“ 鄭玄 以為 武王 崩, 周公 為冢宰三年,服終,将欲攝政, 管 蔡 流言,即避居 東都 。”後因以指退職避居。 明 張居正 《謝恩疏》:“惡被讒慝,直欲為有北之投;鑒此悃誠,固止其居東之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居東"是漢語古語詞,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個義項:

一、字面指居于東方方位。《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時指出其基本義為"處東位",常見于方位描述,如《禮記·檀弓》"孔子居東"即指其居于庭院東側。這種用法體現了古代建築方位與禮制的關系。

二、特指周公東征典故。據《尚書·金縢》記載,周成王時管叔等人散布流言,周公為避嫌"居東二年",《史記·魯周公世家》考訂此為周公東征平叛的曆史事件。後世注疏家鄭玄解為"東征",孔穎達則釋為"避居東方",形成兩種主流解讀。

該詞在經學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特别辨析"居東"在《尚書》不同版本中的異文現象,反映了古代文本傳承的複雜性。現代學者多結合甲骨文與青銅器銘文,考證"居東"所涉曆史地理方位,為商周之際的政治格局研究提供語言線索。

網絡擴展解釋

“居東”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語,其含義與古代政治避居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1.詞語出處與背景

“居東”最早見于《尚書·金縢》,記載了西周時期周公旦的一段經曆。周武王去世後,周公作為攝政輔佐幼主成王,但遭到管叔、蔡叔等人的流言诽謗。為避嫌,周公選擇離開都城,退居東都(今洛陽地區)兩年,最終查清真相,平息叛亂。

2.核心含義

“居東”原指周公因政治流言而主動退避的行為,後演變為退職避居的代稱,尤其在古代文獻中用于形容官員因受讒言、誣陷等原因暫時隱退,以表清白或等待時機。

3.引申用法

在文學和史書中,“居東”常被引用為典故。例如明代張居正在《謝恩疏》中提到“固止其居東之請”,借此表明自己雖遭非議但仍願堅守職責,拒絕隱退。

4.現代意義

現代漢語中,“居東”的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研究古典文獻或曆史人物的語境中,強調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性避讓。

“居東”不僅是曆史事件的縮影,更承載了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中“隱忍守正”的處世智慧。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尚書》原文及漢代鄭玄、唐代孔穎達的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八瓣子頒布奔走相告冊除禅床産莳逞力定向斷産沸沸鳳蓋附郭覆國高唐觀乖隔孤奉鬼摸腦殼歸運海眼海族花賊貨郎擔尖弱徼取郊學劫争急刻久策覺知沮尼阆伉老奶奶偻步履尾每限妙姬岷下芋缪錯墨娥囊貯内憂年複一年牛皮匠平戎氣度不凡窮崖絶谷全面惹眼如水赴壑申訴霜鹭署置糖饴天威托生物極則反毋論無支祈象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