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端的意思、筆端的詳細解釋
筆端的解釋
[artistic conception of writing or painting] 指寫文章、寫字、繪畫時筆的運用以及所表現出來的意境
一一呈諸筆端
詳細解釋
(1).筆頭。鋼筆、毛筆等用以寫字、作畫的部分。亦泛指書畫詩文作品。《韓詩外傳》卷七:“是以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筆端,避武士之鋒端,避辯士之舌端。” 宋 蘇轼 《書皇親畫扇》詩:“誰謂風流貴公子,筆端還有五湖心。”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一:“作詞解如此用筆,一切叫嚣纖冶之失,自無從犯其筆端。” 巴金 《創作回憶錄·文學生活五十年》:“我過去的愛和恨,悲哀和歡樂,受苦和同情,希望和掙紮,一齊來到我的筆端。”
(2).方言。猶筆直。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七章:“貓兒跳上白蘭花樹的草架上,筆端伸起一條尾巴,勝利的把 都都 瞪着。”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二部分六:“兩個人筆端走來, 韓大6*奶奶 把自己指了指,悄悄在那女人耳邊,嘁喳了幾句。”
詞語分解
- 筆的解釋 筆 (筆) ǐ 寫字、畫圖的工具:毛筆。鋼筆。鉛筆。筆架。筆膽。 組成漢字的點、橫、直、撇、捺等:筆畫。筆順。筆形。筆道。 用筆寫,寫作的:筆者。代筆。筆耕。筆談。筆誤。筆譯。筆戰。筆名。 寫字、畫畫、作文的技巧或特色:筆體。筆法。筆力。文筆。工筆。曲筆。伏筆。 像筆一樣直:筆直。筆挺。筆陡。 量詞,指錢款:一筆錢。 指散文:“謝玄晖善為詩,任彥升工于筆”。隨筆。 筆畫數:; 部首:毛; 筆順編
- 端的解釋 端 ā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麗。端然。端莊。端秀。端靜。端坐。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恘 )。品行不端。 事物的一頭:端的(?)(a.事情的經過,底細;b.的确,果然;c.究竟。均亦稱“端底”)。端倪。端詳。事端。争端。 用手很平正地拿:端盆。端碗。端茶。把問題端出來說清楚。 姓。 筆畫數:; 部首:立;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筆端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筆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寫作、繪畫或書法時筆的運用技巧及所表現的意境。例如“憤激之情見于筆端”即通過文字或畫面傳遞情感。
二、詞源與延伸
-
物理指向
原指毛筆、鋼筆等書寫工具的筆頭部分,如《韓詩外傳》提到“避文士之筆端”,強調筆作為工具的象征意義。
-
藝術意境
引申為創作中的整體構思與情感表達。如蘇轼詩句“筆端還有五湖心”,體現通過筆觸傳遞深遠意境。
三、用法示例
- 文學創作:形容文字中蘊含的意趣,如“奇趣橫生躍然筆端”。
- 書畫藝術:指繪畫時的筆法表現,如“山水之韻盡顯筆端”。
四、相關典故
《韓詩外傳》提出“君子避三端”之說,将“筆端”與武士的“鋒端”、辯士的“舌端”并列,凸顯其影響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參考《朱子語類》或《舊唐書》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筆端》這個詞是指筆的末端或筆尖。它的字形由兩個部首組成: "⺊"(毛)和 "殳"(又稱為戈)。筆端總共有4個筆畫構成。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演變過程中。在繁體字中,《筆端》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代漢字寫法中,它的形狀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以下是一個關于《筆端》的例句:“他用筆端輕輕觸碰紙張。”在與其他詞語的組合中,可以形成一些相關的詞彙,比如:筆尖、筆頭、筆杆等。沒有确切的近義詞或反義詞與《筆端》相關。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