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絕後。無後代。2.指無後嗣之家。
1.猶絕後。無後代。《北史·李孝伯傳》:“時人多絶戶為沙門。” 元 紀君祥 《趙氏孤兒》第三折:“雖然救普國生靈,實怕 程 家絶戶。”
2.指無後嗣之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裡事·魯謙庵通政》:“ 潮 有絶戶虛丁,久為民累, 超 豁除三十餘戶。”《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我那點兒絶戶家産,供給十年八年,還巴結得起。”
“絶戶”(jué hù)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含義如下:
指家族中沒有男性後代(尤其是兒子)繼承香火,導緻家族血脈斷絕的情況。古代社會受封建宗法制度影響,認為隻有男性才能延續家族,因此無子嗣的家庭被稱為“絶戶”。
傳統語境
現代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案例或具體文學作品中的用法,中提到的元曲《嶽陽樓》等文獻。
絶戶(jue2 hu4)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糸(纟)”和“扌(手)”。它的總筆畫數為四。
《絶戶》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特殊,它并不在《現代漢語詞典》等常用字典中收錄。繁體字為「絕戶」,在古代書籍中有使用記錄。
根據古代字典記載,古時候《絶戶》這個詞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繁體字「絕戶」筆畫稍微多一些,總計五筆。
以下是一些使用《絶戶》這個詞彙的例句:
以「絶」為主字的其他組詞有:絶望、絶對、絶食、絶種等。
《絶戶》這個詞所表示的意思是指“無門無戶”,與之意思相近的詞有「閉戶」、「廢墟」、「荒漠」等。相反的詞則可以是「開戶」、「繁華」、「富裕」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