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捐助的意思、捐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捐助的解釋

[pitch in] 用財物幫助;資助

詳細解釋

以財物相助。 清 龍啟瑞 《何雨人家傳》:“與 蔣君 議捐助,設守備,申禁約,違者治以法。” 鄭觀應 《盛世危言·郵政上》:“捐助各處學校等項經費一百三十四萬七千餘元外,尚餘利銀七萬六千餘元。” 王西彥 《鄉下朋友》:“虔誠地向他們請求捐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捐助”是漢語中常用的詞語,其核心含義是通過財物幫助他人或公益事業,具體可從以下方面理解:

一、基本定義

  1. 詞義:指以錢財、物資等無償提供給需要幫助的個人或群體。例如提到:“捐助災區人民”,即通過財物支持受災群體。
  2. 詞性:動詞,強調主動給予的行為。

二、曆史與出處

  1. 詞源:最早可追溯至明代文獻。如提到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記載:“軍興則捐助千五百金”,描述袁可立為戰事捐贈資金。
  2. 近代用法:清代龍啟瑞的《何雨人家傳》中記載通過捐助設立公共設施。

三、使用場景與示例

  1. 公益事業:常見于教育、救災等領域。如中的“捐助希望工程”,的“捐助發展中國家科學傳播能力”。
  2. 個人幫助:對困難個體的支援,如中王西彥的小說情節:“向朋友請求捐助”。

四、社會意義

捐助不僅是物質支持,更體現社會責任和道德關懷。指出,捐助能“推動經濟發展”“提高社會整體素質”,例如企業捐助學校建設。

五、相關概念

例句參考

  1. “全國人民踴躍捐助災區人民。”
  2. “德宏州英茂企業捐助40000元愛心款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法律條款或曆史案例,可查看(搜狗百科)、(捐贈法規)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捐助

捐助是指将財物或資金無償地贈送給需要幫助的人或組織。這是一種慷慨的行為,旨在提供幫助和支持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捐助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手部和示部。手部代表手的意思,示部代表示意。它的總共有8個筆畫,其中示部為5個筆畫,手部為3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捐助一詞源自于古代漢語,“捐”本意為給出,供養,而“助”則表示幫助。在繁體字中,捐助的寫法為「捐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捐助的寫法會略有不同。捐字在古代中是由手部和肙部組成,肙部是指一種樂器,因此捐在古代除了表示捐贈之外,也可以表示給樂器以音樂的意思。助字在古代中的寫法是由力部和攸部組成。

例句

1. 這位慈善家捐助了一大筆錢用于救助貧困家庭。

2. 那家公司為地震受災區捐助了大量的救援物資。

3. 她決定捐助自己的器官,以幫助那些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

組詞

1. 捐款:指将金錢或財物無償地贈送給需要幫助的人或組織。

2. 捐贈:指将財物或金錢贈送給需要幫助的人或組織。

3. 捐血:指将自己的血液無償地贈送給需要輸血的人。

4. 慷慨捐助:指心甘情願地将財物或資金贈送給需要幫助的人或組織。

近義詞

1. 施舍:指無償地給予幫助,慷慨相助。

2. 赈濟:指向災區、貧困地區提供救援和幫助。

3. 救助:指對處于困難或危險境地的人或群體進行援助和幫助。

反義詞

1. 收取:指接受或獲取財物或金錢。

2. 盜竊:指非法地占有他人財物或金錢。

3. 欺詐:指采用欺騙手段非法獲取財物或金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