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遵常例,守常道。《左傳·昭公十三年》:“ 芈 姓有亂,必季實立, 楚 之常也。獲神,一也。有民,二也。令德,三也。寵貴,四也。居常,五也。”《文選·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居常以待終,處順故安排。” 呂向 注:“居常道以待終天年。” 唐 王績 《晚年叙志示翟處士》詩:“自有居常樂,誰知身世憂。”
(2).平時;經常。《史記·淮陰侯列傳》:“ 信 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後漢書·崔瑗傳》:“ 瑗 愛士,好賓客,盛情肴膳,單極滋味,不問餘産。居常蔬食菜羹而已。” 宋 陳造 《即事》詩:“海聲不為無風靜,山色居常帶霧昏。” 明 唐順之 《祭有懷府君文》:“居常不能承順顔色,臨病不能盡心醫藥。” 清 鈕琇 《觚賸·萃仙丸》:“上問:‘居常用何藥餌?’”
“居常”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居常”既可指遵循傳統規範,也可描述日常狀态或長期習慣。其含義隨語境變化,既有古典文獻的厚重感,也適用于現代生活場景。更多例句及出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原文。
居常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屍和尤,筆畫一共有11劃。居常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是居常書,是繁體字。
居常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時候,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蕩》篇中。居常在這裡的意思是居住或安居。
繁體字居常的寫法是居常書,其中書指的是書寫。在繁體中,書的意思是書籍或寫字。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居常在古時候的寫法是居常書,屍的部分寫得更加像人的形狀,尤的部分則更加彎曲和圓滑。
1.他喜歡居常于山間,遠離喧嚣的都市。
2.居常品味一杯香醇的咖啡,是他每天早上的習慣。
居住、居民、常見、常規等
居住、栖居、安居、寓居
離開、遷徙、流浪、無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