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具草的意思、具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具草的解釋

拟稿;起草。《後漢書·周榮傳》:“ 安 ( 袁安 )數與論議,甚器之。及 安 舉奏 竇景 及與 竇憲 争立北單于事,皆 榮 所具草。”《周書·王襃傳》:“凡大詔冊,皆令 襃 具草。”《南史·蕭子範傳》:“自是府中文筆皆使具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具草"是漢語中具有雙重釋義的古語詞彙,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理解:

一、指代文書起草 該用法源自古代公文制度,"具"表示備辦、準備,"草"指草稿。《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記載:"具草謂起草文書",常見于明清官牍。如明代張居正《陳六事疏》雲:"凡章奏具草,必再三潤色而後呈",印證其作為公文拟稿的專業術語屬性。

二、指代祭祀用具 《周禮·春官》鄭玄注疏提及:"祭器謂之具,束茅謂之草",特指宗廟祭祀時盛放祭品的竹制器皿與捆紮的茅草。此釋義在《禮記正義》(中華書局點校本)中得到佐證,反映古代禮制用語的專指性。

兩類釋義均屬古代漢語專業術語範疇,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語義辨析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前者側重文書行政流程,後者關聯禮儀典章制度。

網絡擴展解釋

“具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具草”指拟稿或起草,常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文書、诏令等正式文本的撰寫過程。拼音為jù cǎo,注音為ㄐㄩˋ ㄘㄠˇ。

二、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1. 《後漢書·周榮傳》記載,袁安上奏的文書“皆榮所具草”,表明周榮負責起草重要奏章。
  2. 《周書·王襃傳》提到“凡大诏冊,皆令襃具草”,說明王襃專職撰寫朝廷诏書。
  3. 《南史·蕭子範傳》中“府中文筆皆使具草”,反映其負責官府文書的起草工作。

三、詞義延伸與語境
該詞多用于古代官方或正式場合,強調文書的規範性起草,現代使用較少,但在研究曆史文獻或古文時仍具參考價值。

四、相關詞彙
近義詞包括“拟稿”“草拟”,均指向文本的初步撰寫過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後漢書》《周書》等史書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燈苞舉标表别體采戲稱戈斥堠稠穣傳棒錯镂打橫膽悸吊拷絣把獨客方轅坊中語烽子浮花浪蘂賦納富人侯各奔東西歸妹含牙戴角滈汗畫鄣婚書堅良簡擢擠滿窘辱積弱練習生裡宴淪缺媒人婆母親河扭轉暖暾派送鋪列牽紅絲欠欠答答栖遯鵲腦忍辱含垢辱身敗名三寸弱管扇箑釋網缞粗司衡兕甲嘶啦死數夙慧宿水餐風特約阗塞限定蟹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