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木條為戶樞。形容居處簡陋,家境貧寒。
“桊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用法主要如下:
指用木條作為門軸,形容居住環境簡陋或家境貧寒。該詞常用來描繪古代貧苦人家的生活狀态,例如《戰國策·秦策一》中描述蘇秦出身時提到“桑戶桊樞之士”,即以桑枝為門、木條為樞的寒門之士。
與“桊樞”相關的成語包括:
現代漢語中,“桊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強調居住條件的原始或經濟拮據,例如:“昔日的桊樞陋室,如今已煥然一新。”
需注意,“桊樞”與“髀樞”(指人體股骨大轉子部位)字形相近但含義完全不同,避免混淆。
《桊樞》是一個古漢語詞語,指的是門和窗的鉸鍊或扣狀物。它主要用于描述門窗的開閉裝置。
《桊樞》的部首是木,部首的意思是指這個漢字中具有整個字義的部分。而《桊樞》共有12個筆畫。
《桊樞》一詞最早出現在《爾雅》一書中,是古人對門窗鉸鍊或扣狀物的稱呼。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槑梨」。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以《桊樞》為例,它的古代寫法為「梅騎」,也是木部在字頭,表示與木相關的意思。
1. 門的桊樞已經生鏽了,需要換一對新的。
2. 窗戶的桊樞斷了,無法正常關閉。
桊樞公、桊樞鉑、桊樞楔、桊樞扇
門闩、門鎖、窗扣
門縫、窗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