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crifice one’s life] 舍棄生命。同“捐命”
甘捐生而自引。——潘嶽《******賦》
(1).舍棄生命。 晉 潘嶽 《******賦》:“感三良之殉 秦 兮,甘捐生而自引。” 唐 劉知幾 《史通·因習》:“夫王室将崩,霸圖雲搆,必有忠臣義士,捐生殉節。”《明史·忠義傳序》:“從古忠臣義士,為國捐生,節炳一時,名垂百世。”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即倉猝遇寇,模糊捐生,幸厠忠義之林者,亦豈足比拟百一哉!”
(2). 清 代報名納錢換取官職、官銜的人,稱為官生,亦稱捐生。《清史稿·選舉志七》:“廷議 隴其 不計緩急輕重,浮詞粉飾,緻捐生觀望,遲誤軍機,拟奪職。”
“捐生”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指主動犧牲生命,多用于表達忠義或壯烈之舉。該用法最早可追溯至晉代文獻,如:
指通過繳納錢財換取官職或官銜的人,亦稱“官生”。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清史稿》《寡婦賦》等文獻原文。
《捐生》是一個意義深遠的詞彙,它指的是将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他人或為了某種高尚的目的而放棄生命。這個詞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和犧牲的精神,代表着對人類和社會的關懷和貢獻。
《捐生》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手部部首“扌”,右邊是生字的廣義部首“㝉”。分别表示人的行動和生命。總共有11個筆畫,屬于中等複雜的漢字。
《捐生》這個詞是形聲字,字義由“才”和“艹”組成,才表示行動,艹代表生命。此字來源于《說文解字》,是古代性質相當特殊而罕見的字。
在繁體字中,《捐生》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捐生》這個詞在古代寫法中,用的是“捐陸”來表示。其中,“捐”表示奉獻、舍棄,“陸”表示生命。
1. 他毅然決定捐生,将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 2. 那位醫生以捐生的精神,埋頭救死扶傷。 3. 捐生是一種偉大的奉獻行為,需要受到社會的尊重和鼓勵。
組詞:捐助、捐款、捐血、捐贈、生命。
近義詞:獻身、奉獻、舍己、犧牲、奉行。
反義詞:貪生、自私、保全、貪婪、舍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