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及至的意思、及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及至的解釋

[until;up to] 表示等到某種情況出現;直至

及至始皇。—— 漢· 賈誼《過秦論》

及至後世。——宋· 蘇轼《教戰守》

及至綿惙已極。——清· 袁枚《祭妹文》

及至中午輪船才開進長江三峽

詳細解釋

連詞。等到;到了。《孟子·滕文公上》:“及至葬,四方來觀之,顔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悅。”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八:“各自準備下萬言千語,及至相逢,卻沒一句。”《老殘遊記》第八回:“及至步回店裡,見有一個差人,趕上前來請了一個安。” 毛6*6*《中國共6*6*黨在民族戰争中的地位》:“有委托而無檢查,及至犯了嚴重的錯誤,方才加以注意,不是愛護幹部的辦法。”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及至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及至”是一個連詞,表示“等到某種情況出現”或“直到某個時間點/事件發生”,常用于引出後續的時間、條件或結果變化。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與用法

  1. 核心含義
    表示動作或狀态延續到某一時間點或事件發生,強調時間或條件的推移。例如:

    •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賈誼《過秦論》)。
    • “及至中午,輪船才開進長江三峽”(現代用法)。
  2. 語法結構

    • 通常連接兩個分句,前句表示時間或條件的積累,後句為最終結果。
    • 例:“及至葬,四方來觀之”(《孟子》)。

使用場景


近義詞與辨析


權威例句參考

  1. 文言用例:
    • “及至後世,又以安危之變”(蘇轼《教戰守》)。
    • “及至綿惙已極,阿奶問望兄歸否?”(袁枚《祭妹文》)。
  2. 現代用例:
    • “及至上了岸,才知道是個荒島”。

“及至”是書面化表達,需結合前後文的時間或邏輯關系使用。如需更多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漢典》或蘇轼、袁枚的經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及至》的意思

《及至》是一個成語,意為“到達;到了某種程度或狀态”。它常常用來表示某種行為或情況已經達到了所期望的程度或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及至》的拆分部首是“又”和“至”。其中,“又”(右手)是它的左邊部首,兼作它的聲母;“至”(到達)是它的右邊部首,兼作它的形旁。該成語總共有7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及至》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禮記·射義》中,是古代經學家所創造。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一些變化。根據史書記載,最早的《及至》的寫法是“及至”,也可以寫成“及、至”。隨着時間的發展,寫法逐漸演化為現代的簡化形式“及至”。

例句

1. 他拼盡全力,終于達到了他所期望的成績,可謂是及至了。

2. 這個項目經過了數月的努力和團隊合作,終于及至了成功的時刻。

組詞

一些常見的與《及至》相關的組詞包括:

1. 及早:早日達到;趕緊。

2. 及時:恰恰在適當的時候。

3. 至極:達到最高點或最極限。

4. 至寶:非常珍貴或重要的東西。

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及至》相近的成語有“到頭來”、“終于”;相反的成語有“未至”、“尚未”。這些成語可以根據具體語境來選擇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