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涓滴歸公的意思、涓滴歸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涓滴歸公的解釋

[every cent goes to the public] 對公物毫無侵吞。比喻清廉之至

真正涓滴歸公,一絲一毫不敢亂用。——《官場現形記》

詳細解釋

一點一滴,全都繳公。《官場現形記》第三三回:“甚麼馬車錢,包車夫,還有吃的香煙、茶葉,都是小侄自己貼的。真正是涓滴歸公,一絲一毫不敢亂用。”如:縣政府一班人為政清廉,真正做到了克勤克儉,涓滴歸公,全縣群衆有口皆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涓滴歸公”是一個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釋義

“涓滴”指小水點,比喻極微小的財物或細節。成語意為“即使是極小的公共財物,也要全部上繳公家”,形容人廉潔自律,絕不侵占公家利益。

出處與背景

該成語最早見于清代文獻:

用法與特點

  1. 語法結構:主謂式,常作賓語使用。
  2. 感情色彩:褒義詞,用于贊揚公私分明、廉潔奉公的行為。
  3. 反義詞:假公濟私、中飽私囊。

例句

補充說明

成語中的“涓”易誤寫為“捐”,需注意字形和讀音(juān,非jiàn)。其核心價值在于強調對公共資源的絕對尊重,適用于現代財務、職場等場景的廉潔教育。

網絡擴展解釋二

《涓滴歸公》的意思

《涓滴歸公》是一句漢語成語,意指即使是一滴水也應當歸于公共財富,是強調公共利益高于個人私利的觀念。

拆分部首和筆畫

《涓滴歸公》的拆分部首為氵(三點水)和土,其中氵表示“水”,土表示“土地”。“涓滴”部分包含12畫。

來源

《涓滴歸公》出自《禮記·檀弓下》篇,謂“水者天賜之耳為萬物之精,涓涓達于海,有當歸海者,貢之公室。故比而言之,是謂歸公。”此處引用了《太上感應篇》的觀點,主張将所有水歸于公共,用以辯稱一個人隻要有一點微小的功績也應當給予公共的贊譽。

繁體字寫法

《涓滴歸公》(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差異。不過,《涓滴歸公》成語的古體字與現代有些差異,具體請參考字典和古文字研究資料。

例句

1.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注重社會責任,從微小的事情做起,将涓滴之力貢獻給公衆。

2. 他不計較個人得失,總是把涓滴之功歸于公共利益。

組詞

公共財富、歸公、責任、微小、貢獻、利益

近義詞

褒獎個人微小貢獻、公益、公共利益優先

反義詞

個人私利、自私自利、損公肥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