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政的意思、即政的詳細解釋
即政的解釋
執掌政權。《詩·周頌·烈文序》:“《烈文》, 成王 即政,諸侯助祭也。” 孔穎達 疏:“謂 周公 居攝七年,緻政 成王 。 成王 乃以明年歲首,即此為君之政。”
詞語分解
- 即的解釋 即 í 就是:知識即力量。 當時或當地:即日。即刻。即席。即景。在即。即興(宯 )。 就,便:黎明即起。 假如,倘若:即使。即便(刵 )。即或。即令。 靠近:不即不離。 到,開始從事:即位。 便就離
- 政的解釋 政 è 治理國家事務:政治。政府。政黨。政權。政綱。政策。政令。政績。政見。政客(為個人或某一集團利益從事政治活動的人)。政局。政變。參政。議政。 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務:財政。郵政。民政。 家庭或集
網絡擴展解釋
“即政”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í zhèng,其核心含義為執掌政權,尤其指君主或統治者正式就職并開始行使權力。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詞義
- 即政的字面意義為“就位執政”,即君主或統治者正式掌握政權,開始管理國家事務。例如《詩經·周頌·烈文序》中提到:“成王即政,諸侯助祭也”,指周成王在周公歸政後正式親自主持朝政。
2.曆史背景
- 該詞常與古代政權交接相關。例如,西周時期周公曾攝政七年,待成王成年後歸還政權,史稱“成王即政”。這一過程體現了中國古代“還政于君”的政治傳統。
3.現代用法
- 現代語境中,“即政”可引申為掌權者正式履職,但使用頻率較低,多用于曆史或文學領域。例如造句:“說起古代政權更疊,成王即政的典故常被引用”。
4.與其他詞語的關聯
- 即政的“即”表示“就位、當下”,“政”指“政權、政務”,組合後強調權力從代理者(如攝政者)轉移到正式君主的過程。
參考資料
-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看《詩經》相關篇章及漢典、查字典等來源(參考、2、5)。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即政的意思
《即政》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立即行動,立即處理事務。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即政》的拆分結果如下:
部首:白革丶
筆畫:6畫
來源
《即政》的來源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論語》中有一句話:“吾日三省吾身,即思憂國,即思戒”。其中的“即思憂國”被引申為“即政”。意思是即刻思考國家大事,即刻行動。
另一種說法是《辭海》收錄的《陝西俗語》中有關于“即政”的解釋。根據該解釋,“即政”是指緊急召見官員,即刻商議處理政務。
繁體
《即政》的繁體寫法為「即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即政」的寫法有所不同。其中一種古代寫法是「卽政」。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即政》的例句:
1. 面對緊急情況,領導立即做出了決策,即政行動。
2. 這個問題需要即政解決,不能拖延。
組詞
與《即政》相關的詞彙:
1. 即刻:表示立即、馬上的意思。
2. 緊要:表示情況緊急、重要的意思。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即時、即刻、立刻。
反義詞:拖延、推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