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紀昀的意思、紀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紀昀的解釋

紀昀(1724-1805) : 清代學者、文學家。字曉岚、春帆,獻縣(今屬河北)人。乾隆年間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曾任《四庫全書》總纂官,并主持寫定《四庫總目提要》。著有筆記小說集《閱微草堂筆記》。有《紀文達公遺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紀昀(1724年-1805年),字曉岚,號春帆,清代著名學者、文學家,直隸獻縣(今河北滄州)人。作為《四庫全書》總纂官,他是中國曆史上重要的文獻整理者與學術集大成者之一。其名字中的“昀”字本義為日光,《說文解字》釋作“日光也”,引申為光明、智慧之意,與其畢生緻力于文化傳承的成就相呼應。

生平與成就

紀昀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進士,曆任翰林院編修、禮部尚書等職。他在學術領域最突出的貢獻是主持編纂《四庫全書》,曆時十餘年整理、校勘古籍三千餘種,系統保存了中華傳統文化典籍。此外,其文言筆記小說《閱微草堂筆記》以簡練文風記錄奇聞轶事,被列為清代三大志怪小說之一,兼具文學與史料價值。

曆史評價

清代學者江藩稱紀昀“貫通儒籍,旁通百家”,《清史稿》評價他“學問淵通,撰《四庫全書提要》進退百家,鈎沉摘隱,各得其要旨”。現代學者更将其定位為“中國古代文獻學的奠基人”,中國曆史博物館的專題展覽曾展示其手稿與編纂文獻的原始檔案。

網絡擴展解釋

紀昀(1724年-1805年),字曉岚,號春帆,是清代著名學者、文學家和官員。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析其含義及相關信息:


一、人物簡介

  1. 身份地位
    紀昀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曆經雍正、乾隆、嘉慶三朝,是乾隆時期核心文臣之一。
    嘉慶帝曾贊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谥號“文達”。

  2. 籍貫與生平
    祖籍直隸獻縣(今河北獻縣),出身書香門第,自幼聰穎,有“神童”之稱,晚年自號“觀弈道人”。


二、主要成就

  1. 文化貢獻
    主持編纂《四庫全書》并撰寫《四庫總目提要》,系統整理中國古代典籍,影響深遠。
    文學代表作《閱微草堂筆記》以志怪小說形式反映社會現實,兼具文學與史料價值。

  2. 政治智慧
    以機敏著稱,曾巧妙化解稱乾隆為“老頭子”的危機,借“萬壽無疆、頂天立地、天子”之解赢得帝心。


三、名字解析


四、轶事典故

紀昀為官清廉,但自述“親友喪事收禮金”以表人情通達。其幽默與機變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清代文人形象的典型代表。


以上信息綜合自多來源,如需完整内容可查閱相關曆史文獻或權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案齊眉熬肉把筆白垩八思巴字倍畔逼面不經之語笞杖傳箋大趣巅越跌份氐人東山起杜耳惡聞風風勢忿速黼幄給付規撫號手煎厥教導員解科進勦雞蘇就縛鋗玉劇繁埳井之鼃可氣憐宥遼俗烈夏林檎乾麗億骊珠門扉靡屑南華夢南西廂晴快契洽勸服冗濫傷楚傷單沈捺石婦縮頸天崄貼米宛葉圍堰無個事鮮膏鄉校邪意息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