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用的意思、績用的詳細解釋
績用的解釋
猶功用。《書·堯典》:“九載,績用弗成。” 孔 傳:“三考九年,功用不成,則放退之。”《後漢書·循吏傳序》:“若 杜詩 守 南陽 ,號為‘ 杜母 ’, 任延 、 錫光 移變邊俗,斯其績用之最章章者也。” 宋 嶽飛 《辭兩鎮節度第二劄子》:“自惟智術短淺,坐麋歲月,攷其績用,初無絲毫。”
詞語分解
- 績的解釋 績 (績) ì 把麻搓撚成線或繩:紡績。績麻。績火(古代夜間紡織時照明的燈火)。 繼:“子盍亦遠績禹功而大庇民乎?” 成果,功業:成績。功績。戰績。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 用的解釋 用 ò 使人或物發揮其功能:使用。用心。用兵。用武。 可供使用的:用品。用具。 進飯食的婉辭:用飯。 花費的錢財:費用。用項。用資。 物質使用的效果:功用。有用之才。 需要(多為否定):不用多說。 因
網絡擴展解釋
“績用”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源于曆史文獻,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績用”意為功用、功效,指通過努力所取得的實際成效或作用。該詞由“績”(功業)與“用”(效用)組合而成,強調成果的實際應用價值。
二、文獻用例
- 《尚書·堯典》
記載:“九載,績用弗成”,指大禹治水九年仍未取得顯著成效,孔傳注釋為“功用不成”。
- 《後漢書·循吏傳》
提到杜詩、任延等人的政績時,稱“斯其績用之最章章者也”,意為他們的功績和效用最為顯著。
三、詞性拓展
- “績”的獨立含義
在古漢語中,“績”可指:
- 紡麻成線:如“績麻”;
- 功業成就:如“戰功、政績”()。
- “用”的引申義
包括使用、費用、需要等,如“大材小用”“家無餘用”。
四、現代適用性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研究或文學作品中。需注意語境,避免與“績效”(現代管理術語)混淆。如需引用古籍例證,建議标注具體出處并輔以白話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績用(jì yòng)這個詞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即“績”和“用”。下面我将分别介紹它們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一、績(jì)
績表示成就、業績、功績等含義。它是由“纟”(纟表示絲)和“責”(責任)構成。其中,“纟”是績的左邊部首,同時也是它的筆畫,總計為6畫。績在古時候的寫法為紀,紀是一種計算長度的單位,也表示記錄、記述等。
例如,我們可以使用“績效”這個詞來表示工作上的成績和效果。
二、用(yòng)
用表示使用、利用、操作等意思。它是由“用”(手)構成。用的寫法與現代相同,不同的是在古時候的簡化寫法中,用的上方有一個點,表示手的形狀。
例如,我們可以使用“用品”這個詞來表達物品的使用工具。
績用這個詞的來源是從績和用這兩個漢字衍生而來,繼承了績和用各自的含義,表示利用和運用個人的成就、才能來實現某種目标或者達到某種效果。
在繁體字中,績用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績用的寫法與現代相似,但績在古代常被寫作紀。
以下是績用這個詞的例句:
1. 他通過不懈努力,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2. 這個項目的成功既歸功于團隊的協作,也歸功于每個人個人的績用。
在組詞方面,可以使用績用來構成其他詞語,如:
1. 績用主義(注重實際成績和實際應用的理念)
2. 績用導向(以實際成效和實用價值為導向)
3. 績用評估(對成績和應用效果進行評估)
績用的近義詞是成果和功用,它們都表示利用和運用個人的成就、才能來實現某種目标或者達到某種效果。
績用的反義詞是失誤和誤用,它們表示因為某種錯誤而導緻結果與預期不符或者達不到預期效果。
通過對績用這個詞的解釋和例句的分析,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含義和用法,從而更準确地使用它來表達我們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