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瘠義肥辭的意思、瘠義肥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瘠義肥辭的解釋

内容貧乏而辭句堆砌冗長。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風骨》:“捶子堅而難移,結響凝而不滞,此風骨之力也。若瘠義肥辭,繁雜失統,則無骨之徵也。”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三節:“以 宋 顔延之 為代表的一派骈文,偏重辭采,非對偶不成句,非用事不成言,形體是很美觀的,但冗長堆砌,意少語多(所謂‘瘠義肥辭’),也是這一派的通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瘠義肥辭”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jí yì féi cí,主要用于批評文筆貧乏或語言表達失衡的現象。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形容内容貧乏卻堆砌冗長辭藻,即文章或言辭缺乏實質性内涵,僅用華麗的語言掩蓋空洞的核心。其核心矛盾在于“瘠義”(内容幹癟)與“肥辭”(辭藻冗餘)的失衡關系。


二、出處與演變

  1. 最早記載:出自南朝梁代劉勰的《文心雕龍·風骨》,原文提到“若瘠義肥辭,繁雜失統,則無骨之征也”,強調文章需兼具思想深度(風骨)與語言凝練。
  2. 文學背景:陸機在《文賦》中提出“言豐不實,辭贍不質”,進一步揭示了内容與形式失衡的問題,為成語的形成奠定基礎。

三、使用場景與語法


四、相關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文心雕龍》等典籍,或查閱權威詞典中的擴展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瘠義肥辭的意思

《瘠義肥辭》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腐敗、頹廢的言辭。用來形容說話或文章中充斥着庸俗、低級或無價值的内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瘠義肥辭》由“疒”、“義”、“⺲”、“亻”、“辛”、“⺮”組成,總共14個筆畫。

來源及繁體

《瘠義肥辭》一詞來自《史記·李将軍陳涉世家》中的記載:“人主靡然,瘠義肥辭。” 直譯為:“君主廢弛,瘠瘦、無聊的言辭。”

在繁體字中,該成語為「瘠義肥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瘠義肥辭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整體意思相同。例如:“瘠義肥辭”(繁體字)或“瘠廩肥詞”(繁體字)。

例句

他的演講中充滿了瘠義肥辭,毫無實質内容。

這篇文章簡直就是一篇瘠義肥辭,一團糟。

他的談話隻是空洞的瘠義肥辭,沒有任何價值。

組詞

庸俗、低級、無價值、空洞

近義詞

廢話、垃圾、廢物、無聊的言辭

反義詞

樸實、有價值、實質性的言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