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稽疑的意思、稽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稽疑的解釋

(1).謂用蔔筮決疑。《書·洪範》:“明用稽疑。” 孔 傳:“明用蔔筮考疑之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讨》:“夫動先拟議,明用稽疑,所以敬慎羣務,弛張治術。” 明 歸有光 《洪範傳》:“謀及乃心,卿士、度人,而命龜諏筮,則謂之稽疑。”

(2).泛指考察疑事。《管子·君臣下》:“故正名稽疑,刑殺亟近,則内定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稽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1. 本義:用蔔筮決斷疑難
    源自《尚書·洪範》“明用稽疑”,指通過占卜、筮卦等方式解決疑惑,屬于古代決策的重要方式。如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提到“明用稽疑”,強調在行動前通過占卜考察疑慮()。宋代邵雍詩“買蔔稽疑是買疑”也體現了這一用法()。

  2. 引申義:泛指考察、研究疑難問題
    後擴展為對存疑之事進行考證或分析,如《管子·君臣下》中“正名稽疑”指通過辨析名實關系來考察疑事()。宋代李之儀詩句“考古稽疑如不足”則進一步印證了其“考據探究”的廣義内涵()。

補充說明
“稽”字本身有“考核、停留”之意(),與“疑”組合後,既保留了古代蔔筮文化的痕迹,也體現了中華文化中對疑難問題的審慎态度。

網絡擴展解釋二

《稽疑》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稽疑》這個詞是一個動詞,意思是懷疑,質疑,對某個事物或觀點産生疑問并加以考慮和推敲。

拆分部首和筆畫

《稽疑》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禾(稻谷)和疒(疾病)。

《稽疑》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4畫。

來源

《稽疑》這個詞最早見于《詩經·小雅·稷之辭》,可追溯到中國古代,意味着對農作物的考察和疑慮。

繁體

《稽疑》這個詞的繁體寫法為「稽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差異,根據研究,古時寫作《稽疑》可以采用「稽疒」的形式。

例句

1. 他對這個決定産生了一些稽疑。

2. 在學術界,稽疑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

組詞

稽學、稽考、确稽、疑心等。

近義詞

懷疑、疑問、猜疑、質疑等。

反義詞

相信、确信、信任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