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自取滅亡。燎,火炬。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永甯寺》:“ 尒朱榮 馬邑 小 胡 ,人才凡鄙,不度德量力,長戟指闕,所謂窮轍拒輪,積薪候燎!”參見“ 積薪 ”。
“積薪候燎”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出自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永甯寺》:“爾朱榮馬邑小胡,人才凡鄙,不度德量力,長戟指阙,所謂窮轍拒輪,積薪候燎!” 這裡通過“積薪候燎”諷刺爾朱榮的狂妄行為如同堆積易燃物等待引火自焚。
部分資料(如)提到該成語有“事先準備,等待時機”的積極含義,但根據高權威來源(如、4、5、9),其核心含義應為貶義,使用時需注意語境。
例句:他的野心膨脹卻不審時度勢,終如積薪候燎,招緻慘敗。
積薪候燎是一個成語,意為積累柴薪等待引燃,比喻做好準備,等待時機的到來。
積薪候燎的拆分部首是積(禾字旁),薪(艸字底)、候(人字旁)、燎(火字底)。
積薪候燎的筆畫分别是積(10畫)、薪(13畫)、候(10畫)和燎(18畫)。
積薪候燎的來源可以追溯到《韓非子·論勞動》中的一句話:“若聞釜溜之聲,己亦不能常聽耳,雖有得而守之者,未必可以得魚,以敝蓮之甲獲珠矣。故可以時採,不可以常乘。十者,夫莫知其能緻用於將來也。是故富人積薪索火,候燎以取暖。”意為富人将柴薪積聚起來等待着引燃取暖。
積薪候燎在繁體字中寫作「積薪候燎」。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積薪候燎的燎字由焦旁和火字組成,寫作「燒」。
以下是一些關于積薪候燎的例句:
1. 隻有準備充分,才能在機遇來臨時做到積薪候燎。
2. 她在事業上一直保持着積薪候燎的态度,終于獲得了應得的成功。
積薪候燎可以與以下詞語作組詞:
- 積累
- 待機
- 機會
- 預備
- 準備
積薪候燎的近義詞:
- 等待
- 準備就緒
- 蓄勢待發
- 守株待兔
- 等待良機
積薪候燎的反義詞:
- 臨時抱佛腳
- 來者不拒
- 不做準備
- 投機取巧
- 關鍵時刻措手不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