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集賢賓的意思、集賢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集賢賓的解釋

(1).詞牌名。 清 萬樹 《詞律》卷九“接賢賓”注:“﹝ 柳 詞﹞與前詞同調,隻前是單調,此以前調合為一段而加後疊耳。調名接、集二字,北音相同,實一字也……自北曲相沿至南曲,皆有《集賢賓》,俱作‘集’字。”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屬商調。北曲字句格律與詞牌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用作引子,與詞牌同;用作過曲,則與詞牌不同。 元 柯丹丘 《荊钗記·續姻》和 明 周履靖 《錦箋記·重晤》中均有此曲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集賢賓"是漢語古典文學中具有雙重含義的專業術語,現從詞源、曲牌、詞牌三方面解析:

一、詞源本義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官制,指"集賢殿書院"中負責文獻整理的職官稱謂。《通典·職官三》載:"開元十三年置集賢殿書院,五品以上為學士,六品以下為直學士",此處"賓"取"賢士彙聚"之意。

二、曲牌屬性 作為北曲曲牌名,屬商調宮聲。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韻》錄其格律為:"七句,句式為七五七五三七五,共三十九字",多用于套數首牌,如關漢卿《杜蕊娘智賞金線池》套曲即以此牌起調。

三、詞牌演變 南曲演變為同名詞牌,《欽定詞譜》卷三十一載:"雙調五十九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後段四句兩平韻",柳永《樂章集》注為"林鐘商調",代表作見李煜"集賢賓·小樓寒"詞。

四、文學意象 明清小說中常作宴集場景的代稱,《金瓶梅》第四十二回"逞豪華門前放煙火,賞元宵樓上醉花燈"即用此牌名暗喻西門慶宴客的奢靡場面,體現曲牌名向文學意象的轉化。

網絡擴展解釋

“集賢賓”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指聚集有才智、德行的人,形容某個地方或團體中彙聚了許多賢能之士。這一含義源自“集”(聚集)、“賢”(賢才)、“賓”(賓客)三字的組合,常用于文學或口語中表達人才荟萃的場景。

  2. 詞牌與曲牌名

    • 詞牌:作為詞調名,最早見于宋代柳永的詞作。清代學者萬樹在《詞律》中提到,“集賢賓”與“接賢賓”因北音相近,實為同一詞調的不同寫法,後逐漸統一為“集賢賓”。
    • 曲牌:南北曲中均有此曲牌,屬商調。
      • 北曲:字句格律與詞牌不同,多用于套曲中;
      • 南曲:用作引子時與詞牌一緻,作為過曲時則不同。例如,元柯丹丘的《荊钗記·續姻》和明周履靖的《錦箋記·重晤》中均使用此曲牌。
  3. 應用示例
    在古典戲曲和文學作品中,“集賢賓”常作為曲牌名出現,既用于營造特定韻律,也通過字面意義暗示場景中人才聚集的意境,如宴會、雅集等場合。

“集賢賓”既可表達人才荟萃的抽象概念,也是古典文學中的固定詞曲形式,體現了漢語詞彙在文化傳承中的多維度發展。

别人正在浏覽...

苞丘邊論表畷箄船璧珰不當價財禮朝蜏沉聲靜氣傳國寶春神除折詞華戴說阏積發端詞放濫反躬自省封甸豐屋之過豐獄汾亭黼裳給還鈎揣館子還惺好景不常花棵蹇蹄痙風經傳疾憎軍鎮寮采鹿韭論刺羅纨螞蟻搬泰山棉甲拿手鲇魚上竹潘安普陀鋪鑿千裡駿骨绮霞妻族羣雅軟通貨如臯雉桑蠹商販懾怯詩材殊偉熟耰台令題號歍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