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齎物的意思、齎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齎物的解釋

供應給屯戍、出使等遠行者攜帶使用的物品。《史記·大宛列傳》:“其使皆貧人子,私縣官齎物,欲賤市以私其利外國。”《漢書·張骞傳》:“其使皆私縣官齎物。” 顔師古 注:“言所齎官物,竊自用之,同於私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齎物”是古代漢語詞彙,現多寫作“赍物”,其核心含義指官方供應給遠行者(如屯戍、出使人員)攜帶使用的物品。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齎”通“赍”(jī),意為攜帶、持送;“物”指物品。合指由官府配發,供特定任務人員使用的物資。這類物品通常用于外交、軍事等官方活動,如使節出訪時攜帶的贈禮或補給。

  2. 文獻出處

    • 《史記·大宛列傳》提到使者“私縣官齎物”,指使者私自挪用官方配發的物資。
    • 《漢書·張骞傳》中顔師古注解強調,這些物品屬于公有性質,挪用等同私有化。
  3. 擴展說明

    • 與“麤物”(粗陋物品)不同,“齎物”側重物品的官方供給屬性,不強調品質高低。
    • 該詞反映了古代物資管理制度,常見于涉及外交、軍事運輸的文獻中。

建議結合《史記》《漢書》原文進一步理解其曆史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齎物」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齎物」(zēi wù)是一個漢字詞語,多用于文言文中,意思是帶來的禮物或貢品。它由「齊」和「物」兩個字組成,具有描述禮品或貢品的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齎物」的拆分部首是「齊」(qí),它屬于「齒」(chǐ)部首。它的拆分筆畫分别為「齊」字部分的4畫和「物」字的8畫。 來源: 「齎物」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的禮儀文化,用來描述君主或貴族所帶來的珍貴禮品或貢品。 繁體: 「齎物」的繁體字形狀為「齊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齎物」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齈物」在古代的寫法相對較少見。 例句: 1. 他前來府上,齎物一籃,表示對雅興的贊賞。 2. 他特地帶來了一份珍貴的齎物,以示對長輩的尊敬。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送齎、齎貢、齎帶。 近義詞:饋贈、進獻、貢品。 反義詞:接納、接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