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籍伍的意思、籍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籍伍的解釋

猶籍戎。 明 何大複 《點兵行》:“富豪輸錢脫籍伍,貧者驅之充介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籍伍是漢語中具有曆史語境的雙音合成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籍"指戶籍登記冊,《漢語大詞典》解釋為記錄人口信息的官方文書;"伍"原指古代軍隊編制單位,《中國軍事制度史》中記載五人為一伍,後引申為軍事組織。組合後,"籍伍"特指戶籍與軍隊編制的關聯體系,常見于古代兵制研究領域。

二、曆史沿革 該詞主要運用于秦漢至隋唐時期,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指出,秦漢"傅籍"制度将適齡男子同時編入戶籍與預備役名冊,形成"兵民合一"的管理體系。唐代《衛公兵法》中"籍伍整肅"的記載,印證了該制度在軍隊管理中的實際應用。

三、使用語境

  1. 文獻用例:宋代《冊府元龜·邦計部》載"稽核籍伍,以均力役",強調通過戶籍與軍籍核對實現賦役公平
  2. 現代研究:北京大學曆史系在《中國古代軍制演變》中,将籍伍制度視為府兵制的早期形态,體現戶籍管理與軍事動員的緊密結合。

四、學術争議 南京大學文獻學專家在《冷門字考》中指出,部分敦煌文書中"籍伍"存在特指戍邊軍戶的特殊用法,這一發現對傳統釋義形成補充。

網絡擴展解釋

“籍伍”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成語含義(比喻義)

基本含義:指以他人的成就、職位或地位作為自己炫耀或傲慢的資本,帶有貶義色彩。
來源:最早見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原指依附他人功績,後演變為形容虛榮自大的行為。
用法示例:明代何大複《點兵行》中“富豪輸錢脫籍伍,貧者驅之充介胄”,諷刺富人通過錢財逃避兵役登記,而窮人被迫參軍,暗含對借勢行為的批判。

二、曆史術語(本義)

軍事制度:指古代軍隊的編制或登記制度,如“尺籍伍符”表示士兵名冊和編制憑證,與“籍戎”(兵役登記)相關。
文獻例證:宋代文獻提到“無尺籍伍符,每歲諸州按閱”,說明其作為軍事管理術語的用途。

三、辨析與總結

  1. 語境差異:作為成語時,多用于批評虛榮心态;作為術語時,僅用于描述古代軍事制度。
  2. 現代使用:成語義較常見,術語義已罕用,需結合具體文本判斷。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左傳》相關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黯然無光本戰不甚操業長筭讒語超世絶俗酲醲楮知白寸兵粗語躭勤導繹大專丁娘十索地網東扭西歪短歎長籲黩倫朵兒别風竿風瓢敢做敢當根元鳏孤華實相稱堅持不渝江胥較低驕奢淫佚究真兒絶活看破紅塵寬舒來世郎選捩轉榴紅莽沕昧心財面折默然無語牛山悲剽拾平起平坐平治天下起撥覃鬯傾銀鋪取結人影綽綽閏法庶赦潭帖佃器無煙霞檻翔舞鹹潟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