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方〉
(2) [angry]∶發火;發脾氣,生氣
人家這麼兩句話就惹你急眼啦,真有出息!
(3) [anxious]∶着急
他一急眼,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1).發怒,光火。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一:“﹝ 郭全海 ﹞跟人翻了臉,到急眼的時候,光紅臉粗脖,說不出有分量的話來。” 李根全 《關于*********的傳說》:“國王急眼了,吩咐下人用馬鞭抽他,用烙鐵烙他,用鐵錘捶他。”
(2).緊急;着急。 叢深 《百年大計》:“現在是急眼的時候,不是唠嗑的時候,說幹就幹,别再耽誤了!” 高鳳閣 《墊道》:“其實人們也都急眼啦,都摸起繩套,把眼睛瞪得溜溜圓,一齊叫勁。”
“急眼”是漢語方言詞彙,主要包含三層含義,其釋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整理如下:
發火/發脾氣(東北方言常用)
指因情緒激動或受刺激而生氣,例如:“人家這麼兩句話就惹你急眼啦?”()
失控狀态
形容因極度壓力或緊急情況失去理性,如:“餓急眼了,沒有什麼是不能吃的!”()
着急/緊急
表示情勢緊迫或内心焦躁,例如:“他一急眼,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方言演變,可參考搜狗百科及漢典的完整詞條。
《急眼》是指人因為憤怒、焦慮、着急等情緒而眼睛發紅、瞳孔擴張的現象。
《急眼》這個詞的部首是目,總計有10畫。
《急眼》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漢語中,與人的表情和情緒有關。當人們在憤怒、急躁、焦慮時,眼睛會變得紅色,瞳孔也會擴大,這種現象被形象地比喻為“急眼”。
《急眼》在繁體字中寫作「急眼」。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如下:
急:難 + 心
眼:目 + 手 + ⺀
1. 他等了半個小時了,已經急得眼睛都要睜得大大的了。
2. 當她聽到這個消息時,頓時急眼了,急忙打電話詢問情況。
1. 急躁
2. 瞪眼
3. 寬慰
憤怒、急躁、焦慮
平靜、鎮定、冷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