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九章的意思、九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九章的解釋

(1).古代帝王冕服上的九種圖案。《周禮·春官·司服》“享先王則衮冕” 漢 鄭玄 注:“冕服九章,登龍於山,登火於宗彜,尊其神明也。九章;初一曰龍,次二曰山,次三曰華蟲,次四曰火,次五曰宗彜,皆畫以為繢;次六曰藻,次七曰粉米,次八曰黼,次九曰黻,皆希以為繡。則衮之衣五章,裳四章,凡九也。”《南齊書·陸澄傳》:“ 泰始 六年,詔皇太子朝賀,服衮冕九章。”

(2).泛指多種圖案。《剪燈新話·鑒湖夜泛記》:“有一仙娥,自内而出,被冰綃之衣,曳霜紈之帔,戴翠鳳步搖之冠,躡瓊紋九章之履。”

(3).古代行軍時用以指揮軍隊行進的九種旗章。章,旗上的圖案。《管子·幼官》:“明審九章。” 石一參 注:“九章,見《兵法篇》。日章,月章,龍章,虎章,鳥章、蛇章、鵲章、狼章、韟章,是也。”

(4).即九疇。《漢書·律曆志上》:“ 箕子 言大6*法九章。” 顔師古 注:“大6*法九章即《洪範》九疇也。”

(5).指《九章算術》。相傳為 黃帝 時 隸首 所作。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九章》積微,故以為術。”

(6).指《九章律》。 漢 蕭何 著。《漢書·刑法志》:“相國 蕭何 攈摭 秦 法,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 漢 王充 《論衡·謝短》:“法律之家,亦為儒生問曰:‘《九章》,誰所作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九章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九章》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含義的專有名詞,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三個角度闡釋:

1. 文學典籍 《九章》是戰國時期屈原創作的組詩,收錄于《楚辭》。該組詩由《惜誦》《涉江》《哀郢》等九篇構成,以抒情長詩形式反映作者流放經曆與家國憂思,代表楚辭藝術的成熟階段。東漢王逸《楚辭章句》評其“章者,著也,明也,言己所陳忠信之道甚著明也”。

2. 數學經典 《九章算術》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數學專著,成書于東漢初期。全書分方田、粟米、衰分等九章,系統總結先秦至漢代的數學成就,包含分數運算、開方術、方程術等246個數學問題,被列為《算經十書》之首,深刻影響東亞數學發展千年。

3. 禮制象征 周代典制中,“九章”指貴族服飾的九種紋飾組合,《周禮·春官·司服》記載“公之服,自衮冕而下九章”,以日、月、星辰、山、龍等圖案象征等級秩序。此制為後世曆代輿服志所承襲,成為中華禮儀文化的重要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九章”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類:

一、古代帝王冕服上的九種圖案

這是“九章”最原始的釋義,源自《周禮》等典籍記載。具體包括:龍、山、華蟲、火、宗彜、藻、粉米、黼、黻九種紋飾。這些圖案分别象征不同的德行與權力,如龍代表神聖,山象征穩重,黼黻寓意決斷與明辨。帝王在重要場合穿戴的衮冕服即以此九章為飾,衣五章、裳四章,合為“九五之尊”的體現。


二、屈原的短篇抒情詩集

《九章》是戰國時期屈原創作的楚辭作品集,包含九篇詩歌:

  1. 《惜誦》:抒發政治失意後的憤懑,類似《離騷》前半的基調;
  2. 《涉江》《哀郢》:記錄流放經曆,表達對故國的眷戀與憂思;
  3. 《橘頌》:以橘喻志,展現高潔人格(少數被認為早期作品);
  4. 其他如《抽思》《懷沙》等,多圍繞忠貞不屈的情懷與流放生活的苦悶展開。

三、其他引申含義(較少見)

  1. 軍事旗章:古代行軍時指揮用的九種旗幟圖案,如日、月、龍、虎等(《管子》記載);
  2. 法律典籍:漢代《九章律》的簡稱;
  3. 數學著作:指古代數學經典《九章算術》。

若需進一步了解某類含義的細節,可參考對應文獻或權威解讀。

别人正在浏覽...

白蛇霸攬班霞背盟避溺山隅踩界財赀長虹馳傳馳介侈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催切掉歪二蒯負侯格律公厘苟全規行矩止過日子渙若冰消渾如貨室家主母京控棘實就刑積滞侃大山快子褲衩立元鸬吐門楔秘畫目擊者木氣曩葉匿作弸彪偏制清優儴佉娆惱任務三舍生殺之權十科書缺簡脫宿福所在地天标涕洟讬賴尪悴完具相掩閑身謝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