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尾的意思、骥尾的詳細解釋
骥尾的解釋
語出《史記·伯夷列傳》:“ 顔淵 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 司馬貞 索隱:“蒼蠅附驥尾而緻千裡,以喻 顔回 因 孔子 而名彰。”後用以喻追隨先輩、名人之後。 唐 李鹹用 《和彭進士感懷》:“若向雲衢陪驥尾,直須天畔落旄頭。” 明 王玉峰 《焚香記·赴試》:“若二位高才,必當首擢,既蒙提挈,願為驥尾。” 清 唐孫華 《有感明季黨事二十二韻》:“聲名驥尾附,假竊虎皮蒙。”
詞語分解
- 骥的解釋 骥 (驥) ì 好馬,喻賢能:骥足(a.喻傑出的才華;b.喻才華出衆的人)。骥尾(喻依附他人而成名)。骥途(喻錦繡前途)。骥服鹽車(喻埋沒人才)。 筆畫數:; 部首:馬; 筆順編號:
- 尾的解釋 尾 ě 鳥獸蟲魚等身體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鳍。鳥尾。 末端:排尾。船尾。尾聲。尾骨。尾燈。尾數。尾音。結尾。掃尾。虎頭蛇尾。 在後面跟:尾隨。尾追。 量詞,指魚:三尾魚。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頭
網絡擴展解釋
“骥尾”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典故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出處與基本含義
“骥尾”出自《史記·伯夷列傳》中“顔淵雖笃學,附骥尾而行益顯”。原指蒼蠅附在千裡馬的尾巴上,借助馬的奔跑達到遠方,比喻普通人依附賢者或名人後聲望得以提升。
二、引申義與用法
- 追隨賢者:常用以形容追隨先輩、名人或權威人士,借其影響力成就自身。例如明代王玉峰在《焚香記》中寫道“願為骥尾”,即表達願追隨能者。
- 贊美文章或儀态:部分文獻(如)提到可引申為形容文章結尾精彩或人的儀表出衆,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三、文化典故
《史記》中通過“蒼蠅附骥尾而緻千裡”的比喻,強調顔回因孔子而名揚天下,凸顯依附賢者的重要性。唐代李鹹用詩句“若向雲衢陪骥尾”也延續了這一意象。
四、現代應用
多用于書面表達,常見于曆史、文學領域,或謙遜表達對他人的推崇。例如:“晚輩才疏學淺,願附骥尾,向各位專家學習。”
注:不同文獻對“骥尾”的釋義側重略有差異,以上綜合了權威性較高的解釋。如需更完整典故原文,可查看《史記·伯夷列傳》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骥尾:這個詞是指馬的尾巴,形容馬尾巴飄逸、優美的樣子。它由兩個部首組成:馬部(馬)和尾部(屍)。馬部表示與馬有關,尾部則表示尾巴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骥尾的寫法為駿尾,依然由馬部和尾部組成。
《骥尾》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詩經》中的《羔裘》,其中有一句:“赤芾在庭,自骞以牝。”其中的“骞”指的是駿馬的尾巴,後來逐漸演變成了“骥尾”。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骥尾與現代寫法相同。
關于骥尾的例句有:
- 他戴着一頂禮帽,後面的骥尾隨着他的步伐飄揚。
- 畫中的馬兒正奔馳而行,骥尾招展,栩栩如生。
與骥尾相關的組詞有:骥馬、骥子、骥子帶、骥子尾。
骥尾的近義詞可以是:駿尾、馬尾。
骥尾的反義詞可以是:驢尾、短尾。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滿足你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隨時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