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威的意思、疾威的詳細解釋
疾威的解釋
猶暴虐,威虐。《詩·小雅·雨無正》:“旻天疾威,弗慮弗圖。” 朱熹 集傳:“疾威,猶暴虐也。” 唐 韓愈 《汴州東西水門記》:“皇帝禦天下十有八載,此邦之人遭逢疾威,嚚童噭嘑,劫衆阻兵,懍懍栗栗,若墜若覆。” 清 唐甄 《潛書·得師》:“及 殷 人叛,庶孽流言, 周公 辟於東都,天降疾威。”
詞語分解
- 疾的解釋 疾 í 病,身體不舒適:疾病。目疾。殘疾。諱疾忌醫。 一般的痛苦:疾苦。 疼痛:疾首蹙額。 恨:疾惡如仇。 古同“嫉”,妒忌。 弊病,缺點:“寡人有疾”。 快,迅速:疾步。疾走。疾進。疾馳。疾足先得。
- 威的解釋 威 ē 表現出來使人敬畏的氣魄:威力。威風。權威。 憑借力量或勢力:威脅。威懾。 筆畫數:; 部首: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疾威”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需結合古典文獻和權威注解來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
核心詞義:
“疾威”指暴虐、威虐,強調用強權或暴力手段施加壓迫()。例如《詩經·小雅·雨無正》中的“旻天疾威”,朱熹注解為“疾威,猶暴虐也”,即上天降下嚴酷的懲罰。
-
常見誤解:
部分現代解釋(如)提到“威風凜凜”的引申義,但根據古籍和權威注解,此義項缺乏依據,可能為誤讀。
二、出處與用法
-
經典出處:
- 《詩經》最早使用該詞:“旻天疾威,弗慮弗圖”,形容天道的嚴酷()。
- 唐代韓愈《汴州東西水門記》中用“遭逢疾威”描述百姓受暴政壓迫的情景()。
-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統治者、天災或強權的暴虐,如明清文獻中“天降疾威”表示自然或人為的嚴酷災禍()。
三、綜合解析
從構詞看,“疾”有“急速、猛烈”之意,“威”指威勢,組合後引申為猛烈而殘暴的威壓。該詞屬書面雅言,現代使用較少,主要見于古典文學或曆史研究。
若需進一步探讨其語義演變或具體用例,可參考《詩經集傳》《韓愈全集》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疾威是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速度快、勢力強大。它的拆分部首是疒和威,筆畫數為13。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孟子·公孫丑上》一篇中。在繁體字中,疾威的寫法依然保持不變。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往往與現代有所不同,疾威的古字形寫作“疾偉”,偉是表現威風、傑出的意思。一個例句是:“他英勇無比,以疾威服衆”。
與疾威相關的組詞包括疾馳、疾風、疾走等,近義詞有迅猛、強大,反義詞可以是緩慢、虛弱。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