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微的意思、積微的詳細解釋
積微的解釋
(1).謂從細微處累積。《管子·明法解》:“姦臣之敗其主也,積漸積微,使主迷惑而不自知也。”《管子·強國》:“積微:月不勝日,時不勝月,歲不勝時。” 楊倞 注:“積微細之事,月不如日。言常須日日留心於庶事,不可怠忽也。” 元 袁桷 《平章政事董某封贈三代制》之二:“信知明道,不可以計功,要在積微,因之而成著。” 胡小石 《讀<高僧傳>感法顯事有作》詩:“積微遂成色,運悲緣幻起。”
(2).算術謂積小見大。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算曆極數,見路乃明。《九章》積微,故以為術。 淮南 《萬畢》,皆其類也。” 周振甫 注:“積微,算術積小見大。”
詞語分解
- 積的解釋 積 (積) ī 聚集:積少成多。處心積慮。積儲。積憤。積郁。積怨。積願。積累(噄 )。積攢。 數學上指乘法運算的得數:積數。乘積。體積。容積。 中醫指兒童消化不良的病:這孩子有積。捏積。 筆畫數:;
- 微的解釋 微 ē 小,細小:細微。輕微。微小。微型。微觀。微雕。微積分。微電腦。微量元素。謹小慎微。微乎其微。 少;稍:稍微。微笑。微調(俹 )。 衰落;低下:卑微。微賤。 精深;精妙:微妙。精微。微言大義。
網絡擴展解釋
“積微”是一個中文成語,由“積”(積累)和“微”(微小)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是從細微處逐漸累積,最終産生顯著影響。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 字面意義:指通過微小事物的持續積累,形成可觀的結果。例如《荀子·大略》提到“積微成著”,強調微小積累最終顯現為顯著變化。
- 哲學内涵:常與“格物緻知”等思想關聯,體現中國古代對漸進式積累的重視,如《管子》提到“積微細之事,月不如日”,主張日常的細緻關注。
2. 使用場景
- 日常生活:形容積少成多的過程,如學習、儲蓄等需長期堅持的領域。
- 學術研究:在算術中表示“積小見大”,即通過計算微小數值推導宏觀規律(《文心雕龍·書記》提及《九章算術》的“積微”思想)。
- 道德修養:強調德行需從細微處培養,如《荀子》主張“德至者色澤洽”,品德積累終會外顯。
3. 出處與擴展
- 文獻引用:
- 《管子·明法解》:“姦臣之敗其主也,積漸積微,使主迷惑而不自知也。”
- 《管子·強國》:“積微:月不勝日,時不勝月,歲不勝時。”強調積累需從更小時間單位着手。
- 近義概念:如“積土成山”“水滴石穿”等,均體現漸進積累的哲理。
4. 實際應用示例
- 人名與齋號:如“積微書屋主人”,寓意對學問的細緻積累。
- 地質學:用于描述沉積岩層中微小顆粒的累積過程(參考地質學案例)。
“積微”不僅是一個成語,更是一種方法論,強調通過持續關注和積累細節達成質變。其思想貫穿中國哲學、文學和科學,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如需更深入的古籍原文或案例,可參考《管子》《荀子》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積微》這個詞的意思是微小的積累。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秝部和示部,筆畫總計為15畫。《積微》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是運用了象形和會意的方式構成的。目前,積微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較為繁瑣,寫字的方式和形态也發生了變化。例如,在積微這個詞的古代寫法中,可能會使用不同的部首和筆畫。以下是幾個關于積微的例句:1. 通過每天的學習,他積微地提升了自己的知識水平。2. 成功的路上,每一次的努力都是積微的積累。積微可以與一些其他詞語組成詞語,例如積累、微小、微觀等。它的近義詞可以是微小、微細,而反義詞可以是巨大、顯著等。以上就是關于《積微》這個詞的一些簡單介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