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積微的意思、積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積微的解釋

(1).謂從細微處累積。《管子·明法解》:“姦臣之敗其主也,積漸積微,使主迷惑而不自知也。”《管子·強國》:“積微:月不勝日,時不勝月,歲不勝時。” 楊倞 注:“積微細之事,月不如日。言常須日日留心於庶事,不可怠忽也。” 元 袁桷 《平章政事董某封贈三代制》之二:“信知明道,不可以計功,要在積微,因之而成著。” 胡小石 《讀<高僧傳>感法顯事有作》詩:“積微遂成色,運悲緣幻起。”

(2).算術謂積小見大。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算曆極數,見路乃明。《九章》積微,故以為術。 淮南 《萬畢》,皆其類也。” 周振甫 注:“積微,算術積小見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積微”的漢語詞典釋義

“積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在于強調從細微之處開始積累,最終彙聚成顯著成果或引發重大變化。它體現了事物發展由量變到質變的哲學思想。以下從語義和權威引用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語義解析

  1. 字義拆解:
    • 積(積): 本義指聚集谷物,引申為積累、聚集、彙聚。強調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
    • 微: 本義指隱蔽行走,引申為細小、輕微、隱微、不顯著。指事物的初始、萌芽狀态或不易察覺的部分。
  2. 整體含義:
    • 積累細微的事物: 指從最微小、最基礎的部分開始,一點一滴地進行積累。
    • 由微小累積成顯著: 強調持續不斷的積累過程最終會導緻事物發生顯著的變化或産生巨大的影響。即“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道理。
    • 注重細微之處: 蘊含着一種方法論,即要成就大事,必須從細微處着手,重視基礎,防微杜漸。

二、權威引用參考 該詞釋義主要源自權威漢語詞典及古代經典文獻:

  1. 《漢語大詞典》: 對“積微”的解釋明确指向其核心含義:“謂從細微處累積。” 并常引用《荀子》作為書證來源。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1993.)
  2. 《荀子·強國篇》: 這是“積微”一詞最經典、最權威的出處。其中論述:“積微:月不勝日,時不勝月,歲不勝時。凡人好敖慢小事,大事至然後興之務之,如是則常不勝夫敦比于小事者矣…財物貨寶以大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積微者速成。” 荀子在此通過對比(月不如日、季不如月、年不如季),論證了處理國家政教功名等大事,恰恰需要從日常小事(“微”)着手、快速積累(“積”)的道理,指出“能積微者速成”。 (來源:王先謙. 《荀子集解》. 中華書局, 1988.)
  3.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雖未直接收錄“積微”作為獨立詞條(因其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相對較低,多作為語素或見于引用古文),但其對“積”和“微”的釋義(“積”:積累;“微”:細小、輕微)為理解“積微”的合成義提供了基礎依據。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積微”一詞源自先秦典籍,其核心要義在于強調重視并持續積累細微之事,最終促成顯著的成效或變化,體現了深刻的漸進式發展和量變質變哲學思想。

網絡擴展解釋

“積微”是一個中文成語,由“積”(積累)和“微”(微小)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是從細微處逐漸累積,最終産生顯著影響。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2. 使用場景


3. 出處與擴展


4. 實際應用示例


“積微”不僅是一個成語,更是一種方法論,強調通過持續關注和積累細節達成質變。其思想貫穿中國哲學、文學和科學,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如需更深入的古籍原文或案例,可參考《管子》《荀子》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白鳝拂士不變不幾財賦長懷充咽詞氣帶行丹府犢衣飛電飛語風柯風流韻事風鑾扶杖盥頮貴尚詭詩故鄉孤稺河清兵士後相晦名昏邁兼綜教母捐廢口輕诳報淚如泉湧連鷄連石料道亂董董賣死每限末景鲵鲋劈先裡前除钤符牽牽扯扯悄蒨青紅皁白青骹氣殺鐘馗祈文曲喻上孰審練思韻騰精萬選錢僞服蔚起蔚然成風新按心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