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仞一篑的意思、九仞一篑的詳細解釋
九仞一篑的解釋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略語。喻功敗垂成。 明 張煌言 《上延平王書》:“九仞一簣,殿下寧不自愛乎?”
詞語分解
- 九仞的解釋 六十三尺。一說七十二尺。常用以形容極高或極深。《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孔 傳:“八尺曰仞。” 陸德明 釋文:“七尺曰仞,一雲八尺曰仞。”《孟子·盡心上》:“掘井九軔而不及泉。” 趙岐
- 一篑的解釋 一筐。篑,盛土竹器。《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論語·子罕》:“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勖學》:“崇一簣而弗休,必鈞高乎峻
網絡擴展解釋
“九仞一篑”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該成語是“為山九仞,功虧一篑”的略語,比喻事情即将成功時因最後一步的疏漏而失敗,強調功敗垂成。
- 九仞:“仞”是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約七至八尺),“九仞”形容極高;
- 一篑:“篑”指盛土的竹筐,“一篑”代指最後一筐土。
2.出處與典故
源自《尚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篑。”,意指堆九仞高的土山,隻差一筐土而未完成,引申為因小失大。
3.用法與例句
- 語法:緊縮式結構,多作賓語或定語,用于比喻句。
- 例句:明代張煌言《上延平王書》中提到:“九仞一篑,殿下甯不自愛乎?”,勸誡對方勿因小失大。
4.近義與關聯
近義詞包括“功虧一篑”“前功盡棄”,反義詞如“大功告成”。其核心意義與“千裡之堤,潰于蟻穴”相似,均強調細節的重要性。
5.擴展解析
- 單字釋義:“九”在古漢語中常表虛數,指極高或多(如“九死一生”);“一篑”則突顯微小卻關鍵的因素。
此成語警示人們做事需善始善終,避免因細微疏忽導緻全局失敗。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九仞一篑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深挖九仞(仞是古代的長度單位,相當于1.316米)的土壤,建造一座高大的圍牆或者建築物。這個詞的意象非常形象生動,形容了修築工程的困難和費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九 (乙,入) + 仞 (亻, 千, 一) + 一 (一) + 篑 (⺮,灬,大,扌,二)。
來源:《九仞一篑》一詞出自《左傳·昭公八年》:“弟子彈石以剖山者,九仞之山遂為一篑。”也就是指家臣築牆的事迹。後來成為了一個成語,用來比喻克服困難,努力拼搏,最終達到目标的精神。
繁體:九仞一瞭。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九仞一籲。
例句:他在建造大壩的過程中,九仞一篑,曆經千辛萬苦,最終完成了這項艱巨的工程。
組詞:九重霄、一查到底、以身作則。
近義詞:艱苦卓絕、屹立不倒、化繭成蝶。
反義詞:一蹶不振、力不從心、力所不及。
希望以上内容能夠滿足你的要求。如果有其他問題,我隨時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