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套語。謂早已知道對方的聲名。《三國演義》第三八回:“ 玄德 下拜曰:‘ 漢 室末胄, 涿郡 愚夫,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晚生久聞大名,如雷貫耳,要想拜見拜見。”
“久聞大名,如雷貫耳”是漢語中常用的客套語,通常用于初次見面時表達對對方聲望的敬意。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結構拆分
整體含義
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聲望極高,廣為人知且令人敬仰,常用于表達欽佩或恭維。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或方言用法,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或古典文學原文。
《久聞大名,如雷貫耳》是一個成語,形容某人或某事的名聲遠播,廣為人知,如同雷聲傳遍耳際一樣。
拆分部首和筆畫:
《久聞大名,如雷貫耳》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丿、口、大、耳”,共有13個筆畫。
來源: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本小說聊齋志異》中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京城市裡有個木匠,他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兩個丑陋的男人。雖然丈夫們外貌平平,但因為他們做了一些善事,逐漸獲得了好名聲。他們的名字分别是“可憐”和“可氣”,意味着兩個女兒可憐的嫁給了不好看的男人,可氣的嫁妝被騙。後來,他們的名聲因為善行而流傳,逐漸成為了衆所周知的故事。
繁體:
繁體字為“久聞大名,如雷貫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有些字的形狀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貫”字的寫法是“貫(半貫)”,字形略有區别。
例句:
他的名聲如雷貫耳,無人不知。
組詞:
雷聲、貫通、耳目一新
近義詞:
名聲顯赫、名聲遠播、大名鼎鼎
反義詞:
默默無聞、名聲狼藉
【别人正在浏覽】